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赞美诗2号
第47章 举贤不避亲?(第2页)
但杨德忠心里其实是有点儿不以为然的。
他总觉得,像这种被包装出来的人物,有点儿太假。
或者,王浩然不过是个宣传符号?
杨德忠不太相信王浩然能真的那么厉害。
李宝平过来跟杨德忠汇报,他跟杨德忠讲了王浩然帮助肖仁明研制出射频识别装置的事情。
杨德忠听完,皱眉问:“你能确定王浩然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吗?”
李宝平说:“肖老师是这么说的。而且,之前肖老师的研究遇到了瓶颈,短时间里,他是突破不了的。”
“今天王浩然一来,他就获得了突破。”
杨德忠沉吟了一下说道:“会不会是肖仁明为了栽培女婿,故意那么做的呀?”
李宝平愣了一下,他点头说:“倒是也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王浩然的确是个少年天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在机械制造、新型化学除草剂,甚至是气象领域的人工增雨研究方面,都有建树。”
“校长,我觉得,这么一个天才,咱们必须得争取一下,让他特招到咱们学校来读书。”
“并且,咱们要给他一个更自由的培养平台,让他在众多领域都能有突破性的研究。”
杨德忠说:“还是要考察一下再说。”
李宝平心里就有点儿焦虑:“校长,浩然同志现在就在咱们学校,您要不要亲自找他聊一聊?”
杨德忠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可以去看看。”
于是,杨德忠就和李宝平一起骑了一辆自行车去往无线电电子学系。
而这时,肖仁明刚刚给李宝平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结果却没有人接。
肖仁明正琢磨着,是等一会儿再打,还是跑过去看看呢,李宝平就和杨德忠来到了肖仁明的实验室。
见面之后,自然是要寒暄那么几句。
而且,肖仁明还要给校长专门隆重介绍一下王浩然。
寒暄完毕,肖仁明就告诉李宝平,在王浩然的帮助下结项报告已经搞定了。
这让杨德忠和李宝平很吃惊。
因为他们知道,想要搞定一份结项报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