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张老西

第592章剑气镇大江(第3页)

    而明山子,也从身后包裹中取出七盏青铜古灯,灯座刻着“阳平治都功”篆文,在地面摆成北斗状。

    随后,他掐诀并指抹过灯芯,烛火凭空燃起,同时念诵道:“天灯照幽冥,地灯锁煞炁,人灯定神魂——三才归位!”

    青城山的灵云子等七人,脚下皆放着木匣。

    嗡嗡嗡!

    阵法一成,里面顿时传来剑鸣声。

    他们同时左手掐剑诀,吐出一口白气,随着剑诀指引射入匣中,正是峨眉秘术,天罡指气诀。

    李衍和几名峨眉青城道人打交道,都曾见他们用过此术。

    这门术法,可加持法剑攻击,威力不小,但其真正的作用,还是为剑仙之术打基础。

    显然,这些道人用的才是正法。

    剑鸣声越来越响,木匣也随之颤动。

    锵!

    终于,所有木匣盖子猛然掀开,七道白气喷涌而出,空中一个旋转,插在七枚铜油灯前。

    短短时间,便已布成法坛。

    但这法坛却与寻常法坛不同,乃是剑坛。

    和李衍“神变法”一个道理,修士道行再高,也不过肉体凡胎。

    而但凡威力强大的术法,少不了要操控规模庞大的先天罡煞之气,人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必须借助法器或法坛容纳。

    剑仙之法同样如此,分天地人三剑。

    武侯祠外,有青城修士设坛,飞剑攻击蜀王引蛇出洞,用的便是人剑,单人匹马便可控制。

    而如今他们所布置的,便是地剑。

    布阵之时,程剑心并未参与,而是带着常狗剩站在一旁观看,低声解释道:“凡术法之道,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龙虎山雷法,若天时不予,耗再多功夫也没用。”

    “我青城弟子一代代穿梭蜀地,供奉山川,方能法旗一至,引蜀地山川罡煞之气,化作剑气除魔,但出了川蜀就不太灵光,只能用出人剑,故剑仙传闻,只在蜀地出名…”

    “老夫年少时,曾立誓创出秘法,改变此局面,但一生碌碌,并未成功,今后或许就要靠你了…”

    “师尊!”

    抱剑少年常狗剩,此时已是泪流不止。

    他已得知程剑心身份,加上之前接连与人比斗,除了李衍,无一败绩,因此产生了些许骄傲之心。

    之前被血傩师阻击,想着能够挡一下,没听从指挥逃遁,结果让师徒俩落入险境。

    虽然逃脱,但程剑心已是油尽灯枯。

    少年常狗剩也因此心怀愧疚,连看都不敢看程剑心,恨不得一剑刺死自己。

    “你个狗东西!”

    见他这副模样,方才还淡定的程剑心,立刻变得恼火,“错怕什么,少年人本来就是要犯错的,老夫年轻时干的荒唐事多了,对不起的人也多了,你这算什么?”

    “这一关,人人都要走。我等练剑之人犯错不怕,若因此折了锐气,那老夫才是救错了人!”

    常狗剩狠狠咬牙点头,泪珠子掉落在地。

    另一边,在明山子带领下,所有青城修士齐齐抽剑,步罡踏斗,指向苍穹,念诵道:“天精地髓,奉敕通灵,剑叩龙门,山河响应——”

    这是《青城玉房诀》,开启剑坛法咒。

    呼~

    剑坛一开,周围顿时狂风呼啸。

    一百零八面法旗猎猎飞舞,七盏青铜灯火焰暴涨,灯前插着的七把法剑,更是轰鸣作响。

    渐渐的,形成共振。

    锵!

    剑鸣如龙吟,响彻夜空。

    声音似乎惊醒了这片蜀地天地间的精灵,远处树叶哗啦啦作响,群鸟惊飞,走兽奔腾,肉眼可见的白雾从地面升起,向着法坛汇聚…

    这是真正的青城剑仙之法。

    《庄子·杂篇·说剑》中,有提到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而剑仙之术,也有另一种说法。

    人剑者,以剑意为锋,神魂为锷,赤诚为脊,性命为镡,纳七情于内,摄六气于外…

    地剑者,以山川为锋,江河为锷,五岳为脊,四渎为镡,其动也,山崩海啸;其静也,地脉潜行。

    此剑一振,草木成兵,沙石为阵,九泉黄泉皆听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