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兴教育


  听到乘风说要大兴教育后,扶苏和李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诚然,他们也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根本。

  可若要大兴教育,则需动用国库大量资金,更何况,大兴教育岂不是要更改字体?

  哪样不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真的承担得起吗?

  “二点,虽然你所说言之有理。”

  “可大兴教育未免太劳民伤财,并且让所有人一起学习,岂不是都得用简体字?这不是难上加难,要不,先让达官显贵学习。”

  想到这,扶苏一本正经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殿下所言有理,若是大秦子民都来学习简体字,岂不是会废了农耕时节,届时我大秦又哪来的余粮,边境又何人能镇守?”

  李斯顺着扶苏的意思将问题抛向了乘风。

  “非也非也!国之受教者,岂能有教无类,众之受教者,又岂能分贫富贵贱。”

  “倘若只要达官显贵学习,百姓又岂能有安宁之日,大兴教育,自然是要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此,我大秦方可兴!”

  乘风照访孔夫子的语气,大肆发表了一番见解。

  “那照二弟的意思,简体字是非推行不可了,若是边境来犯又如何?”

  扶苏依旧不解乘风为什么在推行简体字这件事上如此执着?

  要知道,要那些上了年纪的百姓来学习简体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比要他们上交百倍千倍赋税还要困难。

  “至于谷物之余粮,边境之要塞的问题,不可分情况而论吗?”

  “种植粮草者,守护边疆者,闲暇之余学习便可,只要颁布法令,学会简体字和减税收一半,他们又岂会不学?”

  “六岁以下儿童,皆可习以简体字。”

  “而四十五岁青壮年,可让其在小篆的基础上缓缓徐之,实在不然,学会者,赋税减半一年,我就不信他们学不会。”

  “如此,实行简体字岂不是势在必行之果?”

  乘风就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给扶苏二人再次分析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