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引魂幡(第2页)

  我上学时期也不是什么好鸟,两个人把能做的暧昧事情都做了,但毕竟年纪太小,并没有越过雷池。

  高中毕业后到了社会上,接触到的人变得现实起来,我一穷二白的守着望云斋,每天还要出去兼职,就更没人能看得上我了。

  魏胜男见我举手,什么都没说,对那几名魏家门徒说道:“组装引魂幡,我们重新进林子!”

  很快,引魂幡就被组装了起来。

  这种引魂幡,就是许多地区举行葬礼时,由逝者长子长孙举着的那种白幡。

  不过魏家的白幡跟我见过的不同,首先是体积比较大,像是一把伞一样,垂下来了很多白布条,上面还用朱砂画着很多纹路,里面还有一圈钟鼎模样的小铃铛。

  其他人组装引魂幡的时候,魏胜男也拿出了一个鱼竿手柄一样的墨斗,在里面抽出了一条沾了墨的黑线:“大家每隔两米一个人,将这条线缠在自己的左手腕,准备进林子了!段慎行,你过来跟我举幡!”

  在魏胜男的指挥下,除了加拉瓦之外,我们其余人全都用墨线把手腕缠绕在了一起,我也跟她各自把手放在胸前,举着一个招魂幡走向了树林方向。

  招魂幡也叫引路幡,是为亡者带路的旗帜。

  传说中,引路幡可以遮蔽生人的气息,让活人穿过禁忌之地。

  “金童前引路!玉女送归山!亡者魂归处!生人避鬼关!”

  魏胜男站在树林前方,声音洪亮地念出口诀:“进!”

  话音落,我便跟她一起迈进了树林当中。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我们俩走进树林的一瞬间,周围忽然卷起了一阵阵的小旋风,树枝簌簌晃动,引魂幡上的铃铛不断作响。

  根据传说,这种小旋风是鬼在走路时才会留下的痕迹。

  这次我们举着引魂幡进入树林以后,之前那种寒冷的感觉还真没有了。

  我分析了一下,这应该是心理因素。

  十八世纪的欧洲曾经流行过一种叫作“模拟处决”的刑罚,就是蒙着犯人的眼睛,然后模拟外部环境,假装要对其斩首或者枪毙、绞刑,因此吓死过很多心理脆弱的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