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纪念馆中的文物(第2页)

  “郭教授,我们时间紧迫,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我忧心于魏胜男的动作,忍不住打断了孟祥斌的感慨:“我们这次要找的,是一座金朝墓葬,目前只知道它位于远东地区,但具体的位置却无法确定,您可有办法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自从宋先生跟我联络开始,我就一直在查阅相关资料,还是得到了一些线索的。”

  郭祥斌解释道:“远东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经历了多个朝代,故此这个区域发现过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文物和墓葬,甚至还有宋朝的墓葬出现过,但规模普遍都不是很大。

  因为你们要寻找的是金墓,所以我的着重点也放在了这上面,我分析你们要找的墓葬,应该位于阿穆尔河畔的远东第三大城市共青城一带,此地在元朝称末里合温、明朝称马勒亨古、清朝称诸民,在远东割让之前,历朝都有人在那里生活。”

  我顿时来了兴趣:“冒昧问一下,这是您的个人推测,还是经过考证的?”

  “二者皆有,但推测成分更多一些,我虽然是历史系的,但远东地区自古地广人稀,俄国对于这里的资料更是少有记载。而我作出这个推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共青城的城市发展纪念馆当中,陈列着少量的金朝文物,而且全都是陪葬品,不过该地区并没有出土墓葬的记载。”

  郭祥斌在手机里调出几张照片给我看了一下:“这就是那座纪念馆金代藏品的一部分照片,你看一下。”

  我接过手机翻阅,首先看见的是一只白玉的腰带扣,上面图案复杂,但器型并不实用,一看就是陪葬品。

  第二张照片拍的是一只圆形的铜镜,镜纽圆形,纽顶较尖,跟宋镜有很大区别,形状上明显在模仿汉唐,上面还雕刻着童子攀枝的图案,正是流行于辽金时代的纹饰。

  因为战争对于铜的消耗量巨大,所以金人屡次禁止铸造铜镜,凡出售的铜镜,均需有官府验证画押。

  我将图片放大,并没有在上面看见刻字,不知道是因为这是陪葬品的缘故,还是因为这字在镜子的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