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手记慎行
第198章 金童玉女(第2页)
进门后,前方仍旧是一条墓道,但已经完全不是外面的样子。
两侧的墓道都是用青石堆砌,然后又在上面雕刻出了建筑的模样。
贫氧状态下,这里的墙壁保存完好,上面的燃料也在,乍一看去,竟像是走在朱墙黄瓦的皇宫之内,气派非凡。
在这道门入口的两侧,摆着一对高一米五左右的青釉缠枝花卉纹镂空胆瓶。
这种瓷器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说通俗点就是个大肚子花瓶。
“呦!这可是好东西啊!”
猴子看见两侧的胆瓶,眼睛都直了:“成对的胆瓶本就不好找,像是这种镂空且保存完好的瓶子,那就更少见了!能摆在这墓里的瓶子,怎么也得是官窑出品吧?”
“金朝的官窑可不出这种瓶子,金朝前期的官窑,以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为代表,主要生产白瓷和白地黑花釉的东西,黑釉器小件器品做工精细,但大件的日常用品都比较粗糙。”
宋老三摆了摆手:“金代后期有观台窑、钧窑、耀州窑、磁村窑等名窑。而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定窑,定窑胎质细白,釉色润泽,制作规整精巧,装饰绚丽多姿。胡沙虎是金代晚期的人物,所以这瓷器,八成是定窑的东西。”
我纠正道:“这不是定窑,是哥窑。”
宋老三半信半疑:“不对吧,定窑在河北保定一带,距离上京还算比较近,而哥窑产地在浙江龙泉县,距离这可太远了。”
猴子见我跟宋老三持不同态度,借机学习道:“段公子,你说这瓶子乃是哥窑出产,可有什么证据吗?”
“相传在宋朝的浙江龙泉,有章氏兄弟二人都喜爱烧瓷,并有所成就。兄长章生一烧的叫做硫田窑,又名哥窑;弟弟章生二烧的叫做龙泉窑,也称弟窑。哥窑开片而弟窑不开片,这胆瓶上的纹路叫做鳝鱼纹。至于三爷说的定窑开片,不是像哥窑那样刻意去做的,而是老化等原因形成的,没有这么规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定窑是不开片的,如形成开片就是老化或制作的失败造成的,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拿来陪葬呢?”
两侧的墓道都是用青石堆砌,然后又在上面雕刻出了建筑的模样。
贫氧状态下,这里的墙壁保存完好,上面的燃料也在,乍一看去,竟像是走在朱墙黄瓦的皇宫之内,气派非凡。
在这道门入口的两侧,摆着一对高一米五左右的青釉缠枝花卉纹镂空胆瓶。
这种瓷器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说通俗点就是个大肚子花瓶。
“呦!这可是好东西啊!”
猴子看见两侧的胆瓶,眼睛都直了:“成对的胆瓶本就不好找,像是这种镂空且保存完好的瓶子,那就更少见了!能摆在这墓里的瓶子,怎么也得是官窑出品吧?”
“金朝的官窑可不出这种瓶子,金朝前期的官窑,以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为代表,主要生产白瓷和白地黑花釉的东西,黑釉器小件器品做工精细,但大件的日常用品都比较粗糙。”
宋老三摆了摆手:“金代后期有观台窑、钧窑、耀州窑、磁村窑等名窑。而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定窑,定窑胎质细白,釉色润泽,制作规整精巧,装饰绚丽多姿。胡沙虎是金代晚期的人物,所以这瓷器,八成是定窑的东西。”
我纠正道:“这不是定窑,是哥窑。”
宋老三半信半疑:“不对吧,定窑在河北保定一带,距离上京还算比较近,而哥窑产地在浙江龙泉县,距离这可太远了。”
猴子见我跟宋老三持不同态度,借机学习道:“段公子,你说这瓶子乃是哥窑出产,可有什么证据吗?”
“相传在宋朝的浙江龙泉,有章氏兄弟二人都喜爱烧瓷,并有所成就。兄长章生一烧的叫做硫田窑,又名哥窑;弟弟章生二烧的叫做龙泉窑,也称弟窑。哥窑开片而弟窑不开片,这胆瓶上的纹路叫做鳝鱼纹。至于三爷说的定窑开片,不是像哥窑那样刻意去做的,而是老化等原因形成的,没有这么规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定窑是不开片的,如形成开片就是老化或制作的失败造成的,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拿来陪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