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陶器的来历(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人殉仍旧十分流行,你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殉葬的奴隶,他们被杀死之后封在了这些涂了蜡层的陶器当中?”

  江曼点了点头:“一定是这样!尸体腐化会分解后产生甲烷、二氧化碳、氢、氨等气体物质,以及含有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之类的液体物质,刚刚那阵臭味,应该就是尸体孵化后的味道,那些粘在铲子上的水,难道就是……尸液?”

  “这些殉葬者,都是患有瘟疫和传染病的奴隶。”

  我想起了判官录当中的一段记载:“这种防盗措施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陵墓的设计师会将患病之人屠杀,然后封存在大瓮当中,悬挂在墓室顶端,一旦机关被触发,这些大瓮就会从高处坠落,尸体腐化后产生的病菌,会对盗墓者进行感染与杀伤。

  至于尸体产生的甲烷,他们应该是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刚刚我们看见的火苗,应该是尸体腐烂后产生的磷化氢,与空气接触以后进行了自燃。”

  一边的土工听完我的话,好奇的插嘴道:“老板,你不是说这陶罐是被吊在墓穴顶上的吗?可是我刚刚将其打穿之后,下面已经有了触底的感觉,并不像是悬空的感觉啊?”

  我并没有回答土工的话,而是看着地上的土样陷入了沉思。

  今晚进山到现在,我已经连续调查了两个山头。

  第一座山里面,通过盗洞挖出了青膏泥,第二座山的盗洞里面,又挖出了这些装着尸液的陶器。

  两座山,两种不同的防盗方式。

  我看着连在一起的两座山头,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

  如果这些山脉真的是疑冢,为什么用的防盗方式都不一样,设计者如此大费周章,将两座山布满机关,如果作为疑冢的话,怎么可能大费周章,让每座山上的防盗措施都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