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24)(第3页)
“各位,里面请!”
这座档案室是半底下的,因此地面上的门看着并不高,需要众人微微躬身低头才能进入。
但一进入房间,便发现里面豁然开朗!屋内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实时记录着房间内的情况。
不同的文物根据不同的级别、朝代、性质,分区摆放,不同的区域分属于不同的房间,中间由木制结构的隔挡或是门隔开。
大冢敬一几人在陈国正的带领下,一一观赏着文物,左先芝和秦霜负责不同区域文物的讲解工作。
大冢敬一一行人时不时还要驻足提问,一旁还有专家掏出纸笔,刷刷地记录着什么。遇到一些珍贵的文物,他们习惯地掏出相机想要拍照,却被秦军阻止——
“各位专家,相机的闪光灯会对文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还请各位不要拍照。”
掏出相机的专家还有些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被拦住了,下意识地掏兜想要给钱。
但制止他的秦军并没有接过钱,只是让翻译将自己的意思翻译给他。
那名专家见这次给钱已经行不通了,便也只能作罢。
这一时期,哪怕他们的相机技术更为成熟和先进,但在室内昏暗的环境下,闪光灯都是会开启的。
秦军已经拦着他们不让使用照相机,他们便只能画个草图,记录一下重要的细节,寄希望于这个文物出国展开的时候能仔细地看个全貌。
等将档案室的全部文物看完,一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虽然只是个县里的文物档案室,但陈国正之前申请了试点,许多周围县乡的文物也都存放在这里。
而且他先前也没说错,当地的文物资源本就充沛,目前就有好几件一级文物充门面!
岛国专家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档案室,不仅对里面的文物没看够,对这个档案室的建设技术也充满了好奇。
这档案室从外表上看,确实比较奇特,但内里确是别有洞天!甚至在没有利用太多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就达到了文物档案室的温湿度、抗震性等标准。
如果华国能将这种建设技术也一并告诉他们就好了...
要知道,他们岛国可是地震频发的国家,如果能掌握这种建筑技术,建筑抗震性的问题都能解决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