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52)(第2页)


 这次的文物清单里,正有《祭侄文稿》这副作品,宁墨有些欣慰的想,这总算能避免后世的一些遗憾了。


 文物回国和交换历经了前前后后半年的时间,所有展出的文物和被交换回来的文物才终于全部回到国内。


 如今风头已经过去,甚至还算立下大功,在韩文清的催促下,陈国正给文管局打了好几次请示,想让宁墨回原单位继续工作。


 市文管局却不舍得将宁墨放回去了。他们不知道中间的弯弯绕绕,在见识过宁墨的能干之后,简直不理解原单位为什么会如此主动地将人送来!


 要知道,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宁墨或是带队,或是作为主力队员,保护性发掘了三座古建筑群!至于开展的古建筑修复工作,更是多如牛毛!


 形成的报告和论文多次发表,连带着他们市文管局脸上也光荣无比。


 这么一个能研究能干又能写的研究员,真不知道原单位是怎么想的,竟然会将人放出来。


 再次婉拒了陈国正的请示之后,宁墨的分管领导张强国特地将宁墨叫到办公室,一副谈心的架势说道:


 “小林啊,今天你原单位又打了遍请示要人,但是你放心,原单位没让你发光发热,肯定是你在那有什么难言之隐。”


 宁墨很想说其实并没有,那时候只是怕被发表的文章连累,所以署名都署单位的。


 张强国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放心,咱们单位平台高,领导都开明。年轻人只要想干事创业,为国家做贡献的,我们都会给提供这个机会。”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我今天叫你来,只是将这个情况说给你知道,千万不要因为原单位的请示有心理负担。


 下一步,我们争取将你的关系都转过来,让你踏踏实实待在这里!”


 面对张国强的一番好意,宁墨也没办法立刻说出推辞的话,只得搬出老口号“我会努力的”,表态一番离开了办公室。


 陈国正要是知道,自己打上去的请示不仅没能成功将人要回来,反而让市文管局脑补了些情节,甚至促成了宁墨彻底留在那里,只怕会气晕在办公室。


 在市文管局的挽留下,宁墨在市局兢兢业业地干了一年又一年——


 左先芝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宁墨刚被市局推荐到高校,进一步深造建筑专业的相关知识。


 说是深造,其实更像是分享会。宁墨也承担着给高校学生们分享实践经验的任务,激发他们好好学习,报效国家的壮志热情。


 远在外地的宁墨没办法回去喝左先芝孩子的满月酒,只好远程给她寄了点麦乳精、红糖,外加两尺布料,好留着给娃娃做衣服。


 这两年间,宁墨和原文管所的熟人依旧保持着书信联系,就连远在省城的秦霜,也经常给宁墨写信。


 两个人在书信里不怎么讨论感情与婚姻,反倒是交流最近的生活和工作比较多。


 秦霜被调去发展部门之后,更想将文化产业发展起来,让文化也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教育国民的一个重要产业。


 因此会时不时和宁墨交流些工作思路,又从宁墨这里获益匪浅,干劲满满地回去改动方案...


 说起来,只有857,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再没回来贵省一次,宁墨只能和它隔空传话,但越来越觉得,孩子大了,秘密也越来越多了。


 在华国和岛国的文物交流会议举办到第五年的时候——


 岛国专家麻藤三让终于对我国出展并最终交换留在那里的一件文物提出质疑——


 这件文物的碳元素年代没有问题,材质也如介绍一般一致,但一些细节经过反复对比,和他们专家之前偷偷拍下的照片相比,还是有些不一致之处!


 麻藤三让针对这些异同之处,在报纸上发出了三个质疑的问题,想让华国给他们一个严肃的答复。


 且不说岛国先前趁着博物馆展览以及各种调研活动,偷偷拍摄了文物照片这件事是否正确,如今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华国,势必要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