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乱局(第2页)
自从袁尚、袁谭二人设下圈套伏击淳于琼之后,太史慈统领各路昼夜兼程,最终在安平国大胜袁军,斩首四千有余。
袁谭、袁尚二人落荒而逃,太史慈并未追击,而是稳扎稳打,每到一地,首先收编郡兵,敢有不从者,皆杀之。
靠着强悍的实力,太史慈军令一出,几乎没有扛令不遵之人。
一时之间,袁军人人自危。
袁谭心忧邺城,而袁尚惦记涿郡,二人都不肯放弃自己根基,成全他人。
因而,一场大败之后,袁谭、袁尚兄弟二人结成的脆弱联盟名存实亡。
这一点,张扬也好,曹操也罢,全都始料未及,他们没想到,到了生死关头,袁氏兄弟还不能团结一致。
张扬惶恐不已,开始谋求退路,便是曹操都已经不报希望。
在众人看来,李贤吞并冀州只是时间问题。
与其将兵力投放到冀州,与李贤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另辟蹊径,趁势扩大实力。
李贤扩张以来,曹操往东的路已经彻底堵死,往南,南方就是刘表,是眼下抵挡李贤最重要的盟友,这条路也行不通。
思来想去,曹操除了西进之外,再无选择。
不过,对于曹操而言,张绣占据的南阳也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南阳物产丰富,粮秣极多,曹操只要将其据为己有,便可以改变兖州缺粮的情况。
只是,南阳早已经成为曹操与刘表之间的缓冲地带,如果曹操贸然出兵征讨,多半会引得刘表不满。
思来想去,曹操决定出兵!
此时,荀攸前来劝阻,道:“主公,张绣虽然强大,可是,只要兖州出兵,一定可以战而胜之,然而,主公却要提防刘表,张绣同刘表相互勾结,势力盘根错节。”
曹操笑道:“怕什么?张绣不过是客军,没有根基,宛若浮萍,便是军粮都要靠刘表供应,南阳在张绣手中,宛若宝珠蒙尘,只有我,才能让南阳物尽其用!”
荀攸叹了口气,道:“主公,李贤又占了冀州几座城池,也许用不了多久,幽州,并州,冀州将全部落入李贤手中,面对这个强大无比的仇敌,你做好准备了吗?”
曹操阴沉着脸,不发一言,如果对手是李贤,曹操不敢说万无一失。
荀攸接着说道:“刘表水军全军覆没,李贤也是罪魁祸首,因而,荆州与李贤的矛盾不可调和,我们必须与刘表共进退,如此以来才可以确保不败!”“公达的意思是?”
“使人知会刘表,便说那张绣狼子野心,有割地自立之像,只要刘表停止军粮供应,张绣与刘表必然会发生摩擦,那时候,我方便有了可趁之机”
曹操眉头舒缓,似乎被荀攸说动了。
荀攸趁热打铁,道:“张绣军力不弱,刘表与其闹翻之际,我方可以择机利诱,如果张绣聪明,就会提前归顺主公,如此以来,主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收取强军,何乐而不为?”
曹操有些不以为然:“此计是好计,却有些耗时太久了,李贤不会给我那么多时间”。
荀攸焦急不已:“主公三思呀,如果我方强攻猛打,不曾知会刘表,两人势必就要互相救援。独对张绣,我方大有胜算,可是,同时面对两方人马,只怕胜算很小”。
曹操不以为然:“不妨事,刘表会顾全大局的!”
曹操急于扩充实力,没有采纳荀攸的计策。
没过多久,曹操便亲领大军包围了张绣据守的穰城。
穰城是南阳的门户,更是荆州的桥头堡。
张绣见曹军来势汹汹,当机立断,采取贾诩之计向刘表告急。
刘表犹豫再三,还是派出一万兵马增援张绣。
此时,东侧江夏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孙策无功而返,因而,刘表可以放心抽调兵马,不必顾虑孙策。
援军抵达之后,曹军出师不利,此时,有人密会荀,说李贤意图出兵兖州,袭击许都!
荀不敢怠慢,他当即使人快马加鞭将消息报与曹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