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乱局(第3页)
曹操听罢,更是惶恐。
如今李贤在冀州足有四万兵马,如果李贤主攻冀州是假,攻打许都是真,兖州军如何抵挡?
许都可是曹操的老巢,一朝告破,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曹操只能下令撤军。
张绣见状大喜,他引军尾随追击,最大程度上迟滞曹军的进度。
曹操见状更是恼怒,他认为,张绣很可能与李贤达成了什么协议,否则的话,两者不会配合的这么默契。
怒归怒,曹操压根想不出有效的法子。
归程,面对张绣的尾随追击,曹军只能摆开阵势,缓缓后撤,如此以来,行军速度大受影响,每日只能行数里路。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曹操一筹莫展的时候,刘表派来的援军提前抵达,他们部署在穰城东北,也就是曹操回军的必经之地。
曹操腹背受敌,后路断绝,而这时候,张绣将援军抵达的消息告知全军,其部士气大振。
曹操连战不利,这时候,曹操悔恨不已:“悔不听荀公达老成之言,以至于此,我之过也!”
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实力才是真的。
若不是曹将得力,曹军甚至难以回转。
此次,初征张绣,曹操丢失了豫州大部土地,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战败之后,曹操痛定思痛,于同年十一月再一次征讨南阳、
这一次,曹军依旧未能破城而入,只是收服了舞阴城等豫州城池,恢复到了第一次讨伐前的局面。
辽东,军将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必须极快出兵,尽可能多地抢占地方,而李贤不足为惧,另外一派认为李贤兵力强大,绝非辽东可敌,这一点,从青州出现的军械上便可以看出一二。
主张出兵的军将群起激愤,他们认为公孙度必须出兵夺取幽州之地,否则的话,机会逝去不复返。
公孙度思虑再三,难下决断。
出兵,意味着与李贤敌对,谁都知道,李贤将幽州、冀州、并州视作囊中之物,可是,袁绍已败,袁尚实力弱小,天赐良机,如果公孙度不能把握,绝对会悔恨不已。
军将争吵不休,最终,公孙度决定出兵!
“李贤虽强,可是,我辽东却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况且,李贤已经有青州、徐州,再让他得冀州便可,而我公孙度只取幽州,如果李贤有心,再取并州便是!”
众人齐声应诺。
于是,建安元年冬,辽东公孙度出兵幽州。
袁尚敌之不过,只能向乌桓求援。
乌桓又称乌丸,他们本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一样。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在汉庭的常年打击下,乌桓分成若干个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有的部落向往汉庭,主张与中原友善,有的部落垂涎于中原的物产,主张掠夺。
此番,袁尚求援,总摄三王部的蹋顿当即立断,决定派出两万骑军相助。
公孙度毫不畏惧,于是,乌桓精骑与辽东骑军大战于幽州。
当是时,乌桓人在幽州烧杀劫掠,只为了满足他们的私欲。
袁尚颇为痛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引狼入室了。
就算乌桓人击败公孙度,以他们的野蛮程度,也不会退却草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乌桓人好不容易过上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哪会轻易放弃?
消息传到徐州,李贤并不意外。
一直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多次试图插手中原乱局,乌桓人、突厥人都是如此。
真正的历史上,在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袁绍因此假传朝廷诏命,赐予蹋顿及三王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称号及印绶。后来,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立楼班为单于,蹋顿于是退位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