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预支未来,解决当下
朱高煦欣慰的看着李定荣,缓缓出声。
“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真的已经蜕变了,能够在让大汉就此起势这样重大的利益诱惑下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其中的危机。
定荣,你也让我刮目相看啊。”
“王爷赞誉了,臣其实是对商业一途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并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觉得依靠从外购买,不是长久之道。
刚才王爷所言,与臣在书上所看见的战国时期的买鹿制楚,服帛降鲁梁,何其相像。
刚才臣心中确实有这样的担忧,如今王爷既然知晓,臣也可以放心了。”
李定荣脸上带着笑容,刚才他是真的有被朱高煦吓到,他的本意就是提醒朱高煦,古代先贤已经走过有坑的路,而且还是大坑,他们万不能再走一次。
真的到了那一步,大汉就真的难以再起了。
朱高煦已经收起了笑容,买鹿制楚,服帛降鲁梁,朱高煦都不得不感叹,那还是战国时期啊,那些就已经被玩明白了。
虽然是以粮食战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与金融战、贸易战,又是大同小异的。
这两个经典的典故,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他也没有往这方面想,李定荣却是直接套用,果然,读书还是有用的,起码不会再踩前面已经有人踩过的坑。
“放心吧,此事我心中有数,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我也一直在强调,始终要强大己身,才是真的强大,依赖外物的强大,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朱高煦可是从来没有那样的想法,他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渡过最为困难的几年时间罢了。
待到打下南掌,到时可以获得的大量荣耀点,加上大汉发展所得到的贡献点,杂交水稻,他就肯定可以兑换出来了,到时说不定还可以一起将留种的问题一起解决。
再到杂交水稻全面铺开,朱高煦算过时间,五年左右,就能全面做到了。
到时以杂交水稻的产量,哪怕在没有什么化肥、尿素这些条件下,以农家肥打底,杂交水稻的产量,也能远超如今的水稻了。
至于杂交水稻吃起来的口感什么的,朱高煦完全就没有考虑过,在如今这个随时都能饿死人的时代,你跟他说考虑口感?
只要有一口吃的,别说吃饱,不被饿死,这大汉天下所有百姓,都会无比感激他。
温饱都没有解决,还考虑食物的口感?还要考虑吃得好?
朱高煦觉得自己还没有疯,脑子也没有坏掉。
不再去想,朱高煦继续说道:“至于你说的另一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
大明的商人要是敢对外直接贸易,一旦被发现,那就处以重罚,按照交易金额的十倍、数十倍、百倍进行处罚,同时扣押所有货物,对双边进行处罚。
并且在没有交出罚款之前,打入监牢,三个月之内不想解决的,直接斩。
而要是不在大汉之内展开贸易,对大明商人的行为直接奏明朝廷,大明可是禁海的,对大汉开展贸易往来,对外可没有,明目张胆的触犯禁令,皇帝可是早就想处理这些人抄其家财了。
那些不是大明的商人,查清来自哪国,然后封锁该国所有的商人入境,让那些人没有钱赚,那些商人回去都不会放过惹事的人。
而且到时大汉还会调集大军出兵该国,你觉得他们还敢那样做吗?”
朱高煦玩味的看着李定荣,他刚才说的,还只是一部分呢。
看着李定荣脸上浮现而出的担忧,朱高煦知道李定荣担心什么,接着继续开口。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主动控制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这些人来到这里,其实都是为了赚钱的。
我们即便征收那些商税,各种关税,他们依旧有的赚,他们依旧还会来大汉经商的,因为只有在大汉,他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才能获取高额的利润。
就像白糖,按照我们的定价,哪怕就是大明的商人,拿回大明倒手一卖,那利润就已经足够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