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杨士奇的震惊,对朱高煦的恶意揣测

杨士奇听着一众人的议论,心中感慨也不断加深。

他是真没有想到,如今的大汉,才多少时间啊,就已经有了如此的影响力。

待到人渐渐少了起来,杨士奇也开始吃起了自己点的饭菜。

不过就一个炒白菜、豆芽,以及一个笋子炒肉,一盘猪肝,就用了近三钱银,杨士奇那是一个心疼。

三钱银放在如今的大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听着很少,但这可是一顿饭吃的。

大明的那些小工,一个月的月钱,连半钱银子都不到。

也就是说杨士奇现在平平淡淡点的一顿饭菜,是大明绝大部分人都吃不起的。

此刻也就是在大汉,要是在大明,他直接就得让这家店倒闭,这么几个菜就用了近三钱银,简直黑心,跟抢劫有什么区别?

杨士奇心中无比腹议,哪怕按照七折给大汉籍的百姓打折,他本想说大汉的百姓就吃得起了?

然而看着殿内真有大汉的百姓在结账,而且有些人点的比他的还要好,说明花费更多,但都还是吃得起,杨士奇就很是难受。

难受的同时,杨士奇又无比的疑惑,难道大汉的百姓富裕到这些钱都是小钱了?

实在想要知道的杨士奇只得叫来了小厮,将这个问题问了出去。

小厮听后却是笑了。

“客官,您第一次来或许还不知道,这里是大汉京城的内城,住在内城的人,都是当初跟随大王从大明过来的人以及原本这里的人。

这里的许多商铺啊,都是他们开设的,就像我们酒楼掌柜,就是当初跟随大王从大明过来的。

而且除了内城,还有王城,那里面的人更是显贵。

在这里吃饭的人,要么是从王城出来的,要么就是内城的人,外城过来吃饭的也有,但就不是那么多了。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往来的商人,因为我们家酒楼大厨的手艺不错,是从宫内出来的,当初没有被选上,就被我们家掌柜高价聘请来了。

至于普通百姓,比如我,客官是从大明而来,说句客官觉得匪夷所思的话,我们这些人的工钱,一个月也有五钱银呢。”

杨士奇闻言,尽管消除了他心中的疑惑,原来在大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吃上的,但依旧心惊。

杨士奇心惊的是眼前这个小厮的月钱,竟然有着五钱银,这都比大明

随即杨士奇想到什么,再度开口。

“看你谈吐不凡,你应该读过书吧?怎么在酒楼做一个小厮?”

这也是杨士奇的疑惑,眼前的小厮他有一种直觉,绝对是读过书的。

这小厮闻言笑得更开了,杨士奇都能够明显感受到小厮散发出来的自豪。

“不瞒客官,这都是我弟弟的功劳,我弟弟正在汉京学院念书,放学之后,我也偶尔跟着我弟弟学一学,渐渐就会了一些。

我跟你说,如今大汉想要参加科举,必须得在教育部规定的地方读书之后才能参加。

最,我弟现在就是在学院念书,到了学院毕业后,还要参加考试,只有成绩合格,才能考入大学。

而且大学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还有学院、学堂也是一样,汉京大学、汉京学院、汉京学堂,这是大汉最好的学府。

就像汉京学院,每一届只招录三百人,整个大汉只招录三百人,我弟弟就是其中之一,我家祖坟冒青烟了。

而从大学毕业之后,可以选择考太学,这是国子监直接管辖的,在王宫内呢,听说大王每年在太学开学时都会去致词的。

也可以选择直接参加科举,通过科举入仕为官。”

杨士奇看着激动的小厮,听着这些话,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心中却是不断沉思着。

大汉的教育体制,与大明很是不同,尤其是朱高煦推行出来的这个教育部,担任的是这样的职责。

他现在无法分辨是大汉好还是大明好,但这些,是他认为大明应该重点关注的。

学堂、学院、大学?甚至太学?国子监?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