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杨士奇的震惊,对朱高煦的恶意揣测(第3页)

但落在杨士奇眼中就是一种对百姓的利用,是朱高煦的一种心机。

因为这些在大明,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要实现这些,朝廷是要真正拿出真金白银的,要为普通百姓做出保障。

而他们这些人对真正普通百姓的要求却是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饿死、病死、冻死就可以了。

是的,只要不是大规模出现那些情况,不危急到江山社稷,他们是不会怎么管的。

这不仅是大明,也是历朝历代以来,都是这样做的。

所谓的盛世,也只是让普通百姓饿死、冻死的变少了而已,不代表没有。

且大明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也不可能拿这么多钱给真正普通的百姓做这些。

制度的改变,在这些人眼中就是一种变法,是最为忌讳的。

尽管杨士奇这样想,却是又震惊于朱高煦做的这种改变,这样制度下科举出来的人,质量普遍都是比较高的。

因为质量若是不够,在学院升大学这一关就被淘汰了。

而哪怕是从大学毕业,科举还会再筛选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科举的,起码证明了能力都是不差的,差的都是在

尤其是朱高煦这样为那些真正的普通百姓支出这么多银子,他是真的想不通,有那个必要吗?

杨士奇的内心一时有些复杂,与这小厮也是简单聊了几句,小厮就下去了,毕竟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半响,杨士奇的心绪渐渐平复,只是露出些许苦涩的笑,不再去想。

感受着腹部传来的饥饿感,当即开始吃饭。

然而当吃了一口菜后,杨士奇却是瞳孔一缩,随即每个菜都吃了两口,顿时不淡定了,再次叫来小厮。

还是那个小厮,哪怕是被杨士奇叫了几次,依旧没有丝毫不耐,脸上依旧带着浓郁的笑容。

“客官,不知需要什么?”

“我问你,这些菜,你们都添加了香料?”

杨士奇很是凝重,就是因为他在这些菜里,都吃出了香料。

那可是香料啊,在大明可是很贵的,寻常家庭都别想轻易吃到香料。

但在这里,就是一间酒楼,就连素菜,竟然都放有香料,杨士奇很是疑惑,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是香料在大汉并不值钱?

现在杨士奇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贵了,为什么这个价格还有这么多人来吃了。

因为是真的好吃,这家酒楼也是真的舍得放香料在里面,每个菜都有。

难怪这菜这么贵,杨士奇忽然释怀了。

小厮闻言,当即笑道:“酒楼之中所有菜,都会根据菜的不同,而添加不同的香料,当然也有不添加的,就是炒鸡蛋。

其实不仅是我们酒楼,内城的所有酒楼,都是一样的。

香料在大明昂贵,但在大汉,并非如此。

就像胡椒,在大汉就有自产,且量大,而大明需要的胡椒,都是从大汉贩卖过去的,自然贵了些。

包括还有檀香,都是大汉自产,在大汉的价格都比较低。

龙涎香产于南洋诸国,大汉也有一部分自产,便是之前攻下的苏门答腊与满刺加国,其中还有丁香等香料。

而像乳香,大汉同样比较稀少,也是需要从德里苏丹等国交易,不过价格都不是很高。

大汉许多香料,都是自产,少部分需要对外贸易而来,但因为大王发展的商业,得到也不难,价格也并不那么高。

这也是如今在大汉香料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哪怕是我这小厮,偶尔也会买一些香料给我弟弟。”

杨士奇听后,心头大震,他是真没有想到,大汉的香料,竟然低廉到了这样。

要知道这些香料放在大明,可都是只有富贵之家才能用得起的啊。

而他们这些官员的俸禄,其中不少都是用香料在发放。

因为朝廷有时发不出来钱,就会使用胡椒等香料替代,这在大明,可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