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定计策两情缱绻



 杨太傅就这样堂而皇之在家里养起了病。众人以为他修养个一两天就能回去了, 谁知过了七八天,他还没来。


 景仁帝太医、药材流水一样往杨府里送, 百官们也纷纷来探望。


 杨太傅躺在床上, 百官们来了, 他也不起来, 就躺着和人家说话,额头上搭条帕子,一副我病得很严重的样子。


 太医们也看不出个啥名堂, 刚开始, 陆太医说杨太傅补过了, 莫大管事清汤寡水地养了杨太傅许久,仍旧没啥效果。


 渐渐的,大家都默认了, 杨太傅可能得了重疾,太医院都束手无策。


 杨太傅这一病,整个杨府的氛围都低沉了下来。杨家这么多年以来, 全靠杨太傅一人撑着。他没有同党,没有太多姻亲。唯二的周家和赵家,一个不是政治核心力量, 一个家族掌权人都在外地。


 杨太傅手中的权力很快被瓜分了,吏部的事情, 由魏大人主持,但景仁帝一直保留着杨太傅的职位。至于太傅之职,本来就是虚职, 随时可上可下。


 陈氏带着两个孙女,对家中下人进行敲打,严令所有人,禁止私下嚼舌头根子,禁止往外头传信息,一旦发现,立刻发卖。


 陈氏年纪大了,宝娘每天带着杨默娘一起,将家中早中晚各查看一下。宝娘以前在家中就比较有威信,这回冷着脸,谁也不敢道,“宝儿,阿爹要离京了。”


 宝娘心里一惊,“阿爹要去哪里?”


 杨太傅让女儿坐在自己身边,“阿爹要秘密去江南,查盐、铁、茶叶和粮税,阿爹走后,你还住在庄子上,等阿爹回来了,再带你一起回京。”


 宝娘按下内心的不安,“阿爹,为甚要悄悄的去?”


 杨太傅看了女儿一眼,“宝儿别管那么多,只管好生在庄子里住着。我给你留一些人,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有人来访,就说我身子不便。每个月仍旧往家里写一封信,不要对外人说我已经离开了。宝儿莫怕,阿爹很快就回来了。”


 宝娘点头,“阿爹,你此行是不是很危险?”宝娘虽然不做官,也知道杨太傅提到的几样东西,都是大景朝的经济命脉。


 杨太傅点头,“是有些危险,宝儿放心,圣上给了阿爹许多大内侍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宝娘担忧地看着杨太傅,“阿爹,务必要保重自己。咱们这一大家子,全靠阿爹呢。”


 杨太傅点头,“宝儿放心,阿爹还想回来继续做一品高官呢。整日在庄子里,快活是快活,再也没人来奉承阿爹了,阿爹心里失落的很。”


 宝娘被逗笑了,“阿爹,路上一定要小心,女儿会看好这里的。”


 杨太傅嘱咐了宝娘一大箩筐话后,当天夜里,外面来了一队人马,打头就是俞大人。


 景仁帝这回下了血本,把自己的御前侍卫统领都给了杨太傅。


 二人抱拳打个招呼,杨太傅上了后面的车,他连莫大管事都没带,只带了两个贴身侍卫和两个心腹随从。


 宝娘跑出来送,杨太傅对她摆手,“快回去。”


 俞大人看了一眼宝娘,又低下了头。


 等杨太傅坐好了,俞大人一打马,带着杨太傅星夜赶往江南四省。


 宝娘站在门口许久,直等到那一队人马再也听不见一点动静,这才返了回去。


 转天开始,宝娘和莫大管事一内一外,把庄子看得死死的。


 宝娘仍旧每天做饭给杨太傅吃,不光做饭,连杨太傅的衣裳都是她在打理,从不假他人之手。


 宝娘做的饭都被莫大管事吃了,没过多久,莫大管事越来越胖。


 杨太傅走了有十几天,赵传炜忽然来了。


 宝娘想了想,在外院招呼他。


 赵传炜见宝娘进来了,起身看着她,“岳父怎么样了?”


 宝娘内心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实话。


 赵传炜见她表情复杂,忍不住担忧,“难道哪里不好了?”


 宝娘摇头,“没有的事,你怎么想着过来了。”


 赵传炜笑,“今日学堂休沐,我去我家的庄子里看了看,顺道过来看看你们。上回去你家,扑了个空。”


 宝娘让他坐下,“天气热了,你们在学堂累不累?会不会太热?”


 赵传炜点头,“热是正常的,但也得挨着,大夏天的,哪里不热呢。你这里好不好?庄子里蚊虫多,每天多熏两遍。”


 宝娘心中忽然一暖,“我整日除了照顾阿爹,也没别的事情,你读书辛苦,要注意身子。”


 赵传炜微笑着点头,“我去给岳父请个安,现在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