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黄粱一梦(终)(第3页)

  新陈家村外,一名名身形矫健的剑客不断汇聚,暗中保护这座村子的安全。

  当年二十几名陈姓残兵,救下被父母用于“易子而食”的陈易,于雪山之中煎熬近两个月,每日悉心照料,自己饿肚子也要喂饱陈易。

  最终只剩五人,带着只有两岁的陈易下了雪山,又走了十几天的路程,才到达齐水城。

  其中艰辛不用多说,陈易一路上却从来没有饿过肚子。

  活命之恩,养育之恩。

  陈易从来没有忘记过,此时决定“平叛”,也是因为那些人动了他的逆鳞。

  “叔叔们,放心,谁也不能打扰你们的好日子,我说的!”陈易站在院子中,平静地抬头望向月亮,嘴中低声说道。

  “盟主!”

  一道黑影突然“飘进”陈易的院落中,腰间别剑,手持信封,躬身尊称。

  “刚刚得到弟兄们传来的消息,苏老先生......病逝去了!”

  “这是他老人家给您的遗信。”

  陈易闻言,身体一颤,他师父七旬有余,近些年一直身体不好,他知道,也搜集了不少名贵药材,拿去给他老人家补身体。

  但效果不佳,请了江湖名医,诊断说,是早些年行军打仗,东奔西走,伤了元气,落了病根,只能保养,无法根除。

  他知道早晚有这一天,却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这么早。

  陈易用轻颤的手接过信封,很薄,打开后,里面只有一张纸页,其上只简单的写了数行字,不是叮嘱,也不是告别,而是一首小词。

  小民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从来必可轻。

  奈何欲望平!

  陈易看着眼前的薄纸,久久不语。

  他知道,师父至死也没能释怀。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酸老秀才,见了这人间疾苦,上了心头,便再也难以放下,一生辛劳,终究作土,至死也是这般意难平。

  可...奈若何?

  “小民...小民...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只是想过那朴素的好日子罢了。”

  “世道太平,有房有田,饿了有粮吃,冷了有衣穿,逢年过节能吃顿肉,若有余钱再给娃儿做身新衣服,就再好不过了。”

  “六叔贪心些,却只也想有个教书先生能教孩子们识文断字。”

  “多简单啊!”

  “呵呵......”

  陈易不知道在笑什么,或是在笑这世道可笑,或是在笑那些蝇营狗苟,亦或是...在嘲笑自己!

  “叔叔们期待的好日子实现了。”

  “接下来...就是要完成师父盼望的好日子了,人人知书达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明君当政,轻徭薄赋,国强军盛,蛮夷不敢犯边!”

  陈易一字一句,复述着小时候师父所给的答案,望着夜空中的明月,不知在想什么。

  第二日。

  陈家村外,百十名剑客将前来“请人”的两队兵卒斩于数里之外,一点也没打扰陈家村的生活。

  仁王在皇宫安排好兵卒,请陈易入瓮。

  但当场便有小半文臣武将倒戈,统领那些兵卒的五名统帅,也有两名是陈易这一方的人,场面陷入了混乱。

  仁王大怒,让心腹持虎符去召集军队平叛。

  军队来的速度,要比他想象的快很多,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一众兵将齐刷刷地喝问:大王何故造反!?

  仁王当场被气得犯了心疾,不治而亡。

  陈易被推上了义军首领的位置,改军名为“太平”,以三州之地建国,号“大安”。

  凭借仁王军这二十几年积攒的底蕴,对内发展经济,施以仁政,对外不断扩张,远交近攻,耗时十二年,便扫尽天下不从,独占十三州之地!

  天下终得太平,而陈易也没忘初心,励精图治,为实现师父理想中的“好日子”而昃食宵衣。

  十几年后,便造就了一片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蛮夷不敢犯边,可谓是国泰民安。

  年六十九,驾崩于皇位。

  梦。

  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