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李逸五百部曲(第3页)

 李逸还加了一条,从第三年开始,这些人可以选择是否伙种。

 伙种,就是能拿分成,李逸提供种子、耕牛、农具等,长工只出力,最后收成按七三分,一百亩地,亩产一石,就能分到三十石粮,自己口粮七石,也还能剩二十多石,再去除衣,比纯粹做长工肯定更强。

 他们也从长工转为佃户,将来积攒下农具、耕牛、种子,也还能降低地主分成。

 “阿郎给的条件太好了,”

 “总得给人一些希望,否则哪有动力。”

 当天,

 李逸就带着众人去招人,

 第一站,仍是李逸去过几次的三桥,这次李逸提前带上了锅、柴、小米。

 到了三桥后,架起锅来煮粥。

 立旗施粥,

 “粥煮稠点,筷子得能立的起来。”

 这施粥旗一竖起来,马上就引来许多灾民。

 好在李逸今天带了不少人来,秩序还算能维持。

 这边煮粥,

 那边刘黑子、罗三罗二、大富大贵,还有曹延秀、李存礼、萧十三等则开始宣传招工。

 在这个寒风萧瑟的冬季,

 阴云寒风中,

 三桥灾民区的情况比李逸前几次来更恶劣了,灾民不减反增,虽然刚秋收过,可逃荒的饥民仍多。

 李家招工,

 立马引来无数人,就跟姬氏说的一样,大家根本不在意什么工钱多少,有没有好的住宿条件,会不会发衣服,

 现在这些灾民们只盯着一条,

 能不能有口饭吃。

 只要有口饭吃,其它的都不管不顾了。

 场面火爆,

 许多人都争相报名,

 他们都没兴趣去听什么头一年秋收后给多少粮食做工钱,第二年又还会加工钱,第三年甚至能够伙种分成这些,

 他们只想在这寒风中找到个稳定的活,能有口安稳的饭吃,

 罗二他们都挑了眼,

 从一众争抢报名的人中,优先选那些青壮两夫妻的,夫妻优先于单身男子,也是因为这样的相对稳定。

 另外,妇人也可以在作坊做工。

 明年,李家肯定也要养蚕织布,到时这些妇人当然就是养蚕织布的主力,男耕女织时代,可不能小看养蚕织布,这里面的收益,有时比种地还高。

 再则夫妻俩,有家庭的,也会比较稳定,不会说吃了几天饱饭,哪天突然就跑了。

 预定招收的八十户,结果很快就招满了。

 这时几口大锅的粥都才刚煮好,也顾不得煮多粘稠了,面对那些端着碗盆早就盼望着的饥民,

 李逸敲了敲锅沿,

 “都排好队,施粥了,不排队、乱插队的没有啊!”

 十娘和姬氏她们也特意开了两个妇人孩子的队,只许妇人和孩子排队去打粥。

 “各位乡党都排好队,今日施粥的是浅水县开国子爵李大官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