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身世大白(第2页)

 

“难道是密国公”

 

杜如晦缓缓摇头,说道:“不是李雄,李穆家族一直到大业年间都还十分显赫,李雄和张氏感情深厚,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自然不会抛弃孩子。”

 

“那难道是李芝阿郎说不可能是李靖夫妇。”杜十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确实是李芝,他祖父便是隋朝滑国公、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也是当今义安王李孝常的祖父。李景家族是天水李氏,属于陇西李氏的一支。李景出身将门,其父李超曾任北周应州刺史。”杜如晦耐心地解释道。

 

杜十娘听闻终于找到了丈夫的身世,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紧紧地握住,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真的吗终于找到了!”

 

杜如晦也是凭借秦王的关系,才得以在长安众多李氏家族中,查到李逸的身世。

 

李景出身将门,早年是杨忠幕府小校,与女仆黑女私通生下李圆通却不认。但他凭骑射本领,参与北周灭齐、平定尉迟迥之乱,被赐爵;隋朝时,又参与平陈、平高智慧、辽东之战、破突厥、平汉王杨谅,战功赫赫,杨广都只称他李大将军而不称名。不过去年,他在幽州去世。

 

当初罗艺诬告李景谋反,杨广却派他儿子李世谟去慰问,还说:“即便有人说你觊觎皇位,我也毫无怀疑。”

 

“李芝是李世谟之子,现任长安左卫翊府开府。”

 

李景和李世谟父子去年回师幽州途中身亡。李芝在长安,归顺大唐,任左卫翊府开府,相当于左卫翊府中郎将,正四品下武职,官职比李靖的仪同还高一级。

 

“他们当年为何要抛弃李郎”杜十娘满脸疑惑,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

 

十六年前,正值隋文帝仁寿二年,那年,突厥思力俟斤等率部渡过黄酒,劫掠亲隋的启民可汗。杨素率李景等诸军奋起追击,接连大败突厥。战后,因杨素战功卓著,他的儿子杨玄感被封为柱国,杨玄纵被封为淮南郡公。而李景也因战功赫赫,儿子李世谟被封为柱国,孙子李芝被封为通事舍人。李景之孙李芝,颇有祖父的风范,长得高大俊美,又擅长骑射,骁勇善战。在破突厥之战中,李芝表现得极为勇猛,奋勇杀敌,连斩数级,令众人刮目相看。杨素对李芝十分赏识,便想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而当时,李芝其实早已订婚,未婚妻是名门范阳张氏之女。但那时的杨素,官拜尚书左仆射,权倾朝野,位高权重。他的弟弟杨约、叔父杨文纪、杨文思,族父杨异皆为尚书,位列公卿。杨素的诸子,也都凭借父亲的荫庇,官至柱国、刺史。杨家仆从如云,家僮数千,后院中更是姬妾成群,披罗挂绮的乐伎小妾多达上千人。

 

在如此强大的权势面前,李芝根本无法拒绝杨素的美意。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范阳张氏,提出退亲。范阳张氏深知杨素的权势滔天,不敢轻易得罪,只能忍气吞声,退还了婚书。李芝便转头迎娶了杨素的庶女。

 

可是,仅六个月后,张氏女抱着一个婴儿来到李家,哭着说道:“这孩子是李芝的!”原来,两人订婚后,虽还未举行婚礼,但李芝竟然已经和张氏有了夫妻之实。

 

然而,面对张氏抱来的孩子,李芝却如同他的祖父李景当年一样,铁石心肠,拒绝承认这孩子是他的。李芝的妻子杨氏,更是心胸狭隘,容不下这个孩子。

 

就这样,无逸被无情地遗弃在长安玄都观门前,恰巧被来京的无极观李老道捡到。李老道几经查访,得知孩子是李家的,抱着孩子送回李家,可李家却坚称与自己无关,拒不承认。

 

杜十娘听完这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难以接受如此复杂的信息。她愣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问道:“确定吗”

 

“确定,而且,李芝其实一直都知晓李逸是他的儿子。”杜如晦肯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