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谋反罪(第2页)

比如梁师都进犯灵州,又被灵州长史杨则击退。

还有隋朝北海郡通守郑虔符、文登县令方惠整以属地降唐,跟着他们一同降唐的还有齐郡王簿。

这个家伙在年初的聊城之战中,先是接受宇文化及招安,跑去勤王助战,跟李神通交战,后来看到窦建德大军南下,便果断打开城门卖了宇文化及,

窦建德对这群山东流贼首领倒也不薄,授他们总管、郡公,刺史、县公等爵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才过了几个月,这些家伙现在又纷纷带着地盘兵马,向大唐投降了。

宇文化及的民部尚书郑善果,在聊城一战中被俘,本来也归附了窦建德,可不知为何,窦建德对裴世矩等人很信任,却对郑善果很不尊重,气的郑善果想自杀,被制止后,干脆就逃到李神通那里,李神通把他送到长安,李渊倒是对这个荥阳郑氏很优厚,

检校内史侍郎,还拜太子左庶子。

太子建成的妻子正是荥阳郑氏女,让他辅助太子倒是正好。

还有一个消息,是淮南五州皆来降,这淮南五州,正是淮南地方豪强,起兵击败了朱粲,朱粲走投无路才向李孝恭投降,李渊还封他为楚王。

李渊派散骑常侍段确出使淮南,并去慰问朱粲,结果这个段确好酒,在朱粲那喝了点酒,就忘记自己是谁在哪了,当众问朱粲,是什么滋味

朱粲那是真正的混世磨王,段确却还敢骂朱粲,结果被朱粲把他和几十名随行者,随后屠杀菊潭城百姓,又去投奔了王世充。

王世充也不计较他反复无常,授他龙骧大将军。

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

这世道也确实是乱。

他很想知道朝廷到底是怎么面对河东现在的情况的。

事实上,

河东的败讯传回长安,朝廷早吵翻了天,一直没能吵出个结果来。

长安,

再次金殿廷议,

民部尚书刘文静咄咄逼人,借着李仲文兵败之事,向裴寂再次发难,刘文静历数裴寂的几大罪责,

首先就是并州边将一直说刘武周和突厥将要大举入寇,秦王和他,还有李逸也都几次三番的向朝廷提醒,

可裴寂每次都说他们危言耸听。

正是裴寂的这种态度,才让局势一步步失控。

而等到刘武周突厥入侵,破榆次围平遥,裴寂却举荐了李仲文领兵,反对秦王挂帅,现在李仲文轻敌大意,九千战兵雀鼠谷全军覆没,

平遥也丢失了,介休也被围攻中。

要不是有李逸统领后军及时赶到霍邑,并找到韩侯道赶到灵石城,局面只怕更坏。

正是李逸把黄子英数千精锐堵在雀鼠谷,寻相才没能把介休城也夺下。

刘文静直言裴寂就该引咎辞职,并提出朝廷当立即免去李仲文六将之职,由秦王挂帅统兵北上讨伐刘武周宋金刚。

刘文静还自请前往突厥,出使处罗可汗,劝说突厥与唐修好。

皇帝皱眉,倚在凭几上,沉默不言。

裴寂则不甘示弱,请求亲自带兵北上收拾残局。

刘文静讥讽裴寂不知兵,这是拿大唐江山社稷如儿戏。

皇帝被吵的头痛,刘文静力荐秦王挂帅出征,要罢裴寂的相。裴寂自请挂帅出征,说李仲文虽败,但也还影响不到大局。

“今日先到此为止,朕乏了。”

李渊起身,甩袖离开。

大臣们退下。

刘文静晚上回到家,兄弟刘文起提着两壶好酒来找大哥。

“秦王何时挂帅出征,大哥到时可要为我谋个位置。”刘文起笑道。

刘文静便让厨娘做了几个好菜,兄弟俩一起边喝边聊。

“裴寂这老狗奴,一直从中阻拦不肯让秦王挂帅,他也不撒泡尿照照他自己那个德形,就他也懂打仗,还要挂帅北征,这岂不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几杯酒下肚,

刘文静有些醉了,骂的更激烈了。

曾经刘文静和裴寂,一个晋阳宫监一个晋阳县令,都是李渊的左膀右臂。当年李密跟着杨玄感造反,刘文静做为李密的连襟,被牵连下狱,还是李渊力保,才让刘文静官复原职。

也因此,刘文静对李渊很感激,也是彻底成了李渊的人。

他为李渊出谋划策,甚至亲自奔走突厥搬来援兵,辅佐李渊开国建唐,他和裴寂也都拜为宰相,可后来皇帝越来越信任裴寂,借着浅水塬之败,将他罢相,一直到如今也没再复相。

刘文静知道是裴寂一直向皇帝说他坏话,才让他没能再拜相,心里一直不满。

又喝了几杯,

刘文静拔刀砍向柱子,“早晚要杀了裴寂这狗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