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折辱齐王(第3页)
“秦王出马,攻无不克啊。”
“这次东征,要我说晋国公功劳也不小,这么短时间,收取连城百座,以一支偏师,却尽取王世充洛阳外围之地啊。”
两人提到李逸,也是都佩服万分,要说起来,他们当初从山东奔洛阳后,还是李逸举荐他们到秦王麾下的。
“你说平定王世充后,晋国公之功要怎么封?”封德彝道。
宇文士及想了想,“他现在兼检校侍中,马上要去掉前三个字了吧。”
明年的李逸,也才十九,十九岁的侍中,还是有些惊人的。
次日。
王世充果然引精锐两万来攻,自方诸门出,凭故马坊垣堑为倚靠,临谷水列阵。
李世民反倒是欣喜不已。
下令屈突通和窦轨率五千步兵渡谷水攻王世充,“待两军交阵,立即点燃烟火传讯。”
他自己则引玄甲骑至北邙山列阵。
“贼势穷困,悉众而出,想要侥幸翻盘,来的正好,就怕他龟缩洛阳城中不出呢。
今日一举破之,洛阳便好打了。”
屈突通、窦轨亲率五千步卒渡谷河,率先发起进攻。
两军交战,屈突通令放烟火传讯。
李世民见烟起,率玄甲骑兵从北邙山杀来,仍是他惯用的铁砧战术,以步兵进攻拖住敌人为铁砧,他率精骑为铁锤,锤打敌军。
不过这一战并不轻松,
王世充也是有备而来,他选择的战场,是一处较为狭窄的地形,并以旧马坊的残垣断壁来保护郑军后背,防止被迂回包抄。
王世充提前摆好军阵,
江淮步槊兵方阵,配合江淮弓弩手,正面硬刚唐军。
前有谷水,后有城垣,地形狭窄,李世民的骑兵并不好发挥,江槊步兵大盾、长槊,配上弓弩,屈突通的五千步兵撕不开防线,李世民的骑兵也无法迂回包抄,
打成了一场消耗战。
李世民也只能带着骑兵在旁边游走骑射,但面对大盾长槊和弓弩,没什么太大效果。
从早上硬是打到了午后,双方都伤亡很大。
李世民率精骑数十想要试探郑军的军阵厚度,寻找破绽,率数十精骑冲阵,直接横穿了郑军,可随后被长堤阻拦,乱战中左右被冲散,他的坐骑也被射杀,
关键时候,还是丘行恭又杀了回来,连发数箭,射倒数骑,然后赶紧把自己马让给李世民,他手执陌刀步战,跳斩挥砍,连杀数人,李世民在马上持弓也是左右开弓,
硬是让两人突阵而出,重返大军。
王世充也是拼了命,虽然自己军阵前后四次被唐军冲破,可仍殊死奋战,散而复合,
等到午后,郑军虽四次重整战阵,可也又饥又疲。
而此时,李世民才调青城宫中一直在待命的罗士信刘弘基率部出击,这支生力军杀到,王世充再也挡不住了。
郑军开始败撤,王世充也制止不住,只得往洛阳城退。
李世民换了马,率兵穷追不舍,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此战,唐军俘斩七千。
而唐军自己也战死三千余。
千金堡、青城宫两战,王世充虽主动出击,可前后伤亡一万三千余,他的三万精锐,折了近一半。
王世充不敢再出城野战,
唐军也趁势围城。
在这段时间,李逸坐镇虎牢也没闲着,派李世绩拿下了洛口仓城,王世充派太子领单雄信来援,昔日的瓦岗兄弟,单雄信和李世绩各为其主,终究还是单雄信败撤洛阳。
而霍玉进驻黎阳后,也出兵河内,增援刘德威。
王世充派到河内镇守的王隆趁夜弃城逃回洛阳,河内守将赵夐投降,紧接着怀州刺史陆善宗也率部投降。
整个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全被唐军收回,霍玉甚至把窦建德先前夺取王世充的殷州、义州,也给一并出兵拿下了。
曹州孟海公、兖州徐圆朗、济州张青特、齐州王簿等一众军头,也纷纷向李逸请降。
虎牢以东,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名义上就剩下了一个徐州,还没有降唐。
此时已是十月中旬,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