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李逸挥刀

 第394章 李逸挥刀

 日久生情,

 李逸很赞同这句话。鸿特暁税王 勉废跃黩

 和霍玉相处了小半年,确实处出了感情,现在她去了河北,李逸原以为能很洒脱,却不料一时还有些难以适应,十分想念。

 他在虎牢关的日子挺轻松,营田的事交给戴胄与各总管府、州协同,整编兵马之事,有张公谨帮他奔走。

 日常事务,也有卢承庆代劳。

 入冬后,李逸反倒是闲了下来。

 “侍中,汜水周氏族长周范先送帖,想要拜见。”

 李逸在给皇帝回信,头也没抬:“周家想聊什么?”

 “周范先想捐个朝散大夫,另外还想送几个子弟去国子监,”卢承庆笑着道:“周家准备了一万石粮食。”

 李逸冷哼了一声。

 “之前我让人找周家,他们清高的很嘛,我向他们借粮,他们说没粮。怎么,现在却能拿出一万石粮来了?”

 他继续给皇帝回信,

 皇帝对洛阳战局十分关注,一边催李世民加紧攻洛阳城,一边也给李逸这边写信,让他暂缓对徐州的进攻,甚至说暂时不要派兵到曹州济州去。

 皇帝在和窦建德和谈,

 派了表侄考功郎中窦德明出使洺州,让窦德明跟窦建德联宗,称窦建德为叔,这样李渊便跟窦建德也算是姑舅表兄弟,

 李渊是表兄,窦建德是表弟。

 李渊挺会忽悠人的,想当初他从太原起兵南下,为了能够进入关中,半路给李密写信,跟李密称兄道弟,甚至尊李密为盟主。把李密忽悠的飘飘然,然后李渊就趁虚入关中了。

 入关后又跟河西李轨称兄道弟,还拉着他一起打薛举。灭掉薛举,转头就干李轨。

 如果窦建德能够头脑清醒一些,他不应当理会李渊。

 但现在情况是,窦建德还真跟德明谈的很深入了,唐夏称兄弟之国,窦建德甚至已经派使团回访长安,还把李渊妹妹同安长公主和淮安王李神通也一并送回。

 很多事情当然也没表面那么简单,

 李渊给窦建德妥协了很多好处,比如让窦德明转告,唐愿意拿幽、营,换窦建德在河南的曹、济,还附送他们一个徐州。

 半个河南归窦建德,兖、徐、泗、海、沂、密、齐

 淄、青、登、莱,这十一州归窦建德,

 郑、滑、济、恽、濮、曹、汴、宋、亳,运河沿线的九州,以及西面河南诸州,都归大唐。

 当然,这并没能让窦建德就满意。

 据说李渊还口头答应把洛阳北面的河内,还有太原北面的代北诸州,都许诺给窦建德。

 李逸觉得这样的口头承诺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就算是李渊肯真的写在国书里,双方缔结正式的盟约,也没有意义。+w^o\s*y!w..′c-o¢m+

 但窦建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还真就信了。

 现在窦建德派使者来虎牢关找李逸告状,说李逸不该违背两家君主的约定,擅自接受曹州孟海公、兖州徐圆朗,以及济州张青特、齐州王簿等人的请降,

 说大唐天子已把这十一州是划归大夏了。

 还有河内的殷、义二州,霍氏出兵抢占,就更有违盟约。

 窦建德使者催促李逸改正,尤其是要把殷、义、卫三州移交给夏军。

 李逸这边也是收到皇帝派来的密使,详细说明了内情,让他先敷衍夏人,

 徐州暂时不打,兵马暂时不去曹兖诸州,但皇帝又指示了,河北卫、殷、义三州不能给窦建德,尤其是黎阳。

 先尽量拖延,

 只要再拖一段时间,等秦王拿下洛阳后,那大唐也就可以翻脸了。

 李逸坐在虎牢,其实也能猜出一些窦建德的心思,他可能是预判王世充起码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

 因此他愿意跟大唐和谈,其实也是想先稳住唐军,不要犯境越界,他好专心的打幽州罗艺。

 幽州一日攻不下,窦建德这个大夏,也就一日不稳,一旦唐郑再次开战,那窦建德就会腹背受敌,他必须打下幽州。既能稳固后院,也是为了能够打通与突厥之间的往来通道,关键时候还可以引突厥兵为后援。

 他现在一边集结十几万大军北上再攻幽州,一边也派兵穿过太行飞狐陉进入蔚州,跟苑君璋抢地盘,目的就是打通跟突厥人的通道,争取突厥人的支持。

 窦建德甚至同时向北平高开道和营州邓嵩开战。

 李渊和窦建德都是老狐狸,都在抢时间。

 都知道必然有一战。

 在李逸看来,窦建德犯的最大错误,就是预判错了唐军灭郑的速度,他以为自己还有一两年的缓冲期,还能拿下北面罗艺、高开道、邓嵩甚至是苑君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