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李逸挥刀(第2页)
可实际上唐军速度太快了,王世充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反倒是罗艺,会比王世充还能撑更久。
这样一来,无疑窦建德现在利用王世充来拖延李唐的想法,就很蠢,他应当更积极主动的介入洛阳战场,主动向王世充提供帮助。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只是窦建德这次的错误有些大。
李逸给皇帝回信,会积极配合皇帝的计划。
听说窦建德这两年在河北,每打下一地,都在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这是逐鹿天下,最关键的还是得能打。
他到现在都还没干掉罗艺拿下幽州,甚至连营州的邓嵩,北平的高开道都吞并不了,
他的基本的决策就是有问题的。′k?a·n?s?h`u/b`o_y,.,c~o-m·
如果李渊到现在都还解决不了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那李渊也无法全力东出争雄。
不解除北边的几股势力,窦建德就急着南下,又有什么用。
“侍中要见周范先吗?”卢承庆问。
“你告诉周范先,圣人心忧百姓,这才破例给机会地方大户捐粮以助朝廷赈济百姓,但官职乃国公名器,不能滥授。
汜水县已经没五品朝散大夫名额了。”
卢承庆道:“侍中,朝散大夫不过是五品散职而已,军中队头、旅帅不少都有此散职在身,换五千石粮很划算。”
“错,队头、旅帅虽也能有朝散大夫,但那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是功勋换的。”
“这个周氏啊,我知道是跟闻人氏并列的汜水大姓,傲慢的很,这种人也该抓几个典型。”
李逸在河南推行这个借粮,纳粮赠官和招募大户豪强子弟效力的政策,推行的并不是很顺利。
虽也有闻人氏积极响亮,掏了八千多石粮。
但实力比闻人氏还强一些的周氏,就很不配合。
借粮都说没粮,更别说让他们捐粮赠官的事了。
如今唐军虽说声势正盛,但当初李密兵败降唐后,河南大部份地区也都是跟着降唐了的,可后来也是再起反复。
不少地方豪强手里虽有粮,可却藏着粮不敢乱花。或者说,他们手里的粮,拿来放贷给百姓,利息更高,更值钱。
李逸也早有了要收拾几个做典型的打算,
现在周氏可能是听说洛阳那边王世充接连大败,就又主动想来捐个官,可惜李逸不仅没念他们的好,还要拿他们开刀。
“老卢,我要你明察暗访,找出汜水周氏的不法之事,要真实的,不要捏造的,
不管是周氏子弟欺男霸女,还是他们侵占田地,又或是放高利贷逼的别人典妻卖女,又或是周氏欺行霸市,总之这些都可以一一搜罗整理好。”
“侍中真要处置周氏?”
“那是自然,一味的仁慈,有些人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卢承庆为周氏默哀,倒也不会可怜周氏,他跟周氏这种地方小豪强又没有什么关系。
他很清楚,就算是崔卢郑王山东五姓,真要查,也个个屁股底下不干净。
就没有谁经的起那般认真查的。
只要李逸派人查周家,周家这次就在劫难逃,而且到时李逸还能站在道德和法律的制高点上,周家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利用规则的阳谋。
你明知如此,也没办法,除非周氏能够找到比李逸更硬的靠山,但现阶段,整修河南除了李世民,谁还比李逸更硬?
就算是找到在秦王那参谋军事的中书令封德彝也没用。
李逸要收拾汜水周家,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但对于周边的这些大小豪强们来说,
这可就不是件小事了。
李逸可以这样踩死周家,当然也可以同样的这般踩死他们,所以他们就得掂量掂量清楚,要不要配合李侍中的计划了。
如果是在汜水县范围里,是汜水县令要动周家,周家有什么办法,可以摆平县令。
可他们摆不平李逸。
层次相差太高。
周范先没能见到李逸,虽然他愿意拿出万石粮食,仍没见到李逸,甚至连卢承庆都没再见到,只有一位牙兵来打发他离开。
回到家的周范先,无比恐惧,这个已经七十岁的老头子,已经隐约预感到了将会发生什么。
后悔,也来不及了。
次日,他再次前去拜见李逸,这次他准备好了两万石粮,这几乎是家中所有的存粮了。
可这次他连门都没能进去,门房的牙兵在收了他的门包后,帮他去转达了愿意捐粮两万石的意愿,
“你回吧,大家都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