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拯救的意义(第2页)
小吉伯特说完,看范·迪塞尔脸色一乐,又说道:“不过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我想我应该会去执行,但结果可能不是很好。”
“所以,导演你做不了约翰·米勒上尉,只有我能。”汤姆·汉克斯小小的开了一个玩笑。
大家听到这句话,都乐了。
在北美的拍摄日程结束后,趁着最后一点时间,小吉伯特把原型人物弗里茨·尼蓝给请过来,给演员们上上课,讲述自己的经历。
相比电影里的一波三折,弗里茨·尼蓝回来的路途无疑要顺利得多。
e连攻下卡伦坦湾后,上头得知弗里茨·尼蓝在第82空降师的哥哥鲍伯阵亡的消息。
同时他在第4步兵师的另一位哥哥也阵亡于犹他州滩头,不久后三哥在同一周中于缅印边界被击落失踪报备。
同一天中尼蓝夫人同时接到三封儿子阵亡的电报,弗里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儿子,陆军于是下令将他优先送回国。
影片里最后的大战属于电影里虚构的桥段,现实中弗里茨·尼蓝回家很顺利,并没有他被营救这样一个故事。
但如果影片按照真实的故事这样拍摄,就会少了很多的戏剧性,也少了可供观众思考的空间。
所以在原本的故事上做一定的艺术化加工,是必然的。
小吉伯特和斯皮尔伯格一样,同样是想把影片制作得看点十足,也不缺少思考带来的启发性,还有深厚的人文气息。
结束几场短暂的戏份之后,《拯救大兵瑞恩》正式转场到英国去拍摄。
因为最后大战的小镇和影片当中奥哈马海滩还在建设中,所以小吉伯特优先拍摄了中间的文戏。
这部分文戏可以说相当的轻松,汤姆·汉克斯不愧是两届奥斯卡影帝,不只是自己表现出色,也成功带动了其他剧组成员。
就连演技一般的范·迪塞尔,都贡献了非常不错的表演。
文戏部分可以说轻松加愉快,但接下来对演员们来说,才是最难熬的开始。
第152章拯救的意义
小吉伯特的父亲老吉伯特从《勇闯夺命岛》之后,似乎爱上了客串小吉伯特的电影。
这次也一样,影片开头墓地的一场戏,那个老年的詹姆斯·瑞恩,小吉伯特就让老吉伯特去客串。
虽然戏份很短,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不过老头子还是显得相当的兴奋,认真的背台词,然后完成了表演。
在1942年十一月,朱诺号遭遇日军潜艇偷袭,被鱼雷击中,舰上八百多名官兵全部战死,包括苏利文五兄弟。
苏利文五兄弟同时战死震惊全美,时任总统罗斯福亲自写信给五兄弟的父母道歉,并在随后推动单独存活者政策,后来又颁布著名的苏利文法案。
影片中提到这个事情,显然是想引起全美观众的共鸣。
当初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们,大部分肯定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到时候在宣传上也可以做出一番有力的宣传举动。
《拯救大兵瑞恩》的观影群体,应该要扩展到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们那里去。
接着回到现场,克里斯托弗·李饰演的马歇尔上将语气低沉:“能联络上四弟詹姆斯吗?”
“还没有,”副官回答道:“他空降在距离妞维15英里的内陆,深入敌占区。”
另外一个将军接着说道:“根本不可能知道他降在哪里了,101空降师的人已经七零八落。
诺曼底有很多空投误投的部队,即使瑞恩能够安全着陆,也不可能知道他在哪里。”
将军不同意派出搜救部队,认为这么多人深入敌占区去救一个人的行动不值得。
克里斯托弗·李挥挥手,让将军停止说话,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出一本书,然后从里面抽成了一封信。
这是一封林肯写给波士顿一个母亲的信件,这个母亲的五个儿子在南北内战中相继战死。
信件的内容是真实的,林肯确实写过这份信件。不过原件收藏在波士顿历史博物馆,剧组手里这份是抄写的。
念完信之后,乔治·马歇尔看手下的将军们若有所思,于是说道:“那孩子还活着,我们要找到他,然后带他远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