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官至极品

嘉庆七年的初夏,暑热过早的提前到来。紫禁城的宫大红墙在晨光中透着庄严与神秘。

 由于我向嘉庆辞官时,让嘉庆知道了“粘杆处”这个乾隆时期的秘密机构。刘墉也感觉是时候把粘杆处交还于嘉庆皇帝了。于是,刘墉让甄平把粘杆处的一切卷宗全都准备妥当,单等合适时机呈现给嘉庆。

 翌日,刘墉觉着时机已到,便带着甄平来到了养心殿。养心殿内,嘉庆皇帝正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地看着跪在下方的刘墉。

 刘墉,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脊背已经弯曲,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罗锅,却依然透着一股宁折不弯的倔脾气。

 他双手捧着一本名册,跪在嘉庆面前缓缓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想告知陛下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便是在雍正年间,雍正爷亲自创立的一个秘密组织——‘粘杆处’。乾隆爷初期,‘粘杆处’由和硕诚亲王胤秘及傅恒傅中堂共同协助管理。诚亲王及傅中堂离世后,这个协管重任就落到了臣的肩上。乾隆爷驾崩之后,臣因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继续管理这项重任。经过这几年的整理,总算把人员名册及臣掌握的所有臣工的卷宗整理完成。”

 刘墉说到这里,喘了口气,休息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些便是粘杆处暗藏在满朝文武身边的拜唐阿花名册,以及乾隆中后期满朝文武言行做派的详细记录。已经不在人世的臣都以红圈圈掉,没圈红圈的都还活着,甚至所有离任的官员都在其中。今日全部呈现给陛下,请陛下处置。”

 嘉庆起身走到刘墉跟前,亲手搀扶起刘墉,接过名册翻开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朝中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从日常的交际应酬到私下的议论朝政,无一遗漏。而名册中竟然清清楚楚记载着嘉庆做太子之前的所有事情,记录人竟然是嘉庆贴身护卫安杰!

 “刘爱卿,难道,这粘杆处的拜唐阿们无所不在?就连朕的身边也安插了人手?”嘉庆惊恐地问刘墉。

 刘墉只能实话实说:“乾隆爷为了甄选太子,不得不在各位皇子跟前都安排了人手。一是保护皇子们的安危,二是观察记录各位皇子们的言行举止,从中甄选出最满意之人作为储君。乾隆爷也是用心良苦啊!”

 “朕十分感慨!刘老爱卿,这些年你掌管粘杆处,可谓殚精竭虑,功不可没啊。不过,也太难为老爱卿了!”嘉庆感慨道。

 刘墉叩首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为朝廷尽忠职守罢了。如今臣年事已高,恐精力不足,难以再担此重任。如今已全部整理完毕,就交给陛下直接管理吧!”

 嘉庆看着刘墉说道:“刘老爱卿,依你看,何人堪当此任?”

 “经过臣的慎重考察,十七贝勒永璘聪慧机敏,对陛下忠诚可靠,定能协助陛下执掌粘杆处,为朝廷效力。”刘墉诚恳地说道。

 嘉庆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刘爱卿如此举荐,朕便准了。永璘生性豁达,朕相信他能胜任。”“陛下英明。”刘墉道。

 嘉庆又道:“刘爱卿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今日又交出如此重要职位,朕定要重重嘉奖。朕加封你为体仁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赏团龙褂子一件,以彰你定册元老的功绩。”

 刘墉再次叩首谢恩:“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望,余生继续为朝廷效力。”

 “刘老爱卿啊,朕觉着这粘杆处,也太强大了。即便有粘杆处的存在,那贪污腐败仍有之,如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也有谋权篡位之人,如雍正爷时期的八爷胤禩。以朕看来,好像起的作用也不是太大。那么,以老爱卿看来,还有必要存在吗?”

 刘墉赶忙跪下说:“‘粘杆处’乃雍正爷创立。如今是否存留,全由陛下决定,老臣不敢定论。”

 嘉庆在殿中来回踱步,神色凝重,许久才停下,望着跪地的刘墉说道:“刘爱卿请起,朕知道此事为难你。可这粘杆处虽监察百官,却没能遏制贪腐与谋逆,朕实在有些踌躇。”

 刘墉缓缓起身,恭敬地说:“陛下,粘杆处创立之初,本是为了稳固朝纲,刺探情报,它在过往的岁月里,确实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和珅一案,若不是粘杆处暗中收集证据,也不会如此迅速将其扳倒。至于八爷谋逆,那时粘杆处尚在初创,势力未全,未能提前察觉,实乃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