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薄情丛枳
12. 第 12 章
夜风呜咽,谢棠站在书案旁边不远处,双手背在身后绞在一起,有些焦灼的看着书案上自己所写的字。
今日怎么回事,卫子羡之前可从来都不会这般仔细的检查自己所抄写的字帖。
她踮着脚小心看桌案。
卫子羡今日看的十分仔细,一页一页的慢慢翻,谢棠总觉着他恨不得从这字里头看出自己写的笔画顺序。
就逐渐看着他皱起了眉头,谢棠心底也瞬间打起了鼓。
卫子羡手下翻过一页,淡声道:“近日你心思浮躁,但练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
还好不是什么严厉的批评。
谢棠欣然接受,乖乖点头说好。
卫子羡翻完字,便吩咐女使送谢棠回去休息。
谢棠不愿,想再待一会儿,有些着急:“但是……”
“不早了,回去安置吧。”
他不愿多言,语罢便靠在椅背上阖上了眸子,捏了捏鼻根。
整个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疲惫。
谢棠顿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她委屈巴巴的看了半晌,卫子羡都不曾睁过眼。
跺跺脚,也只能转身离去。
翌日休息,谢棠之前同李映绵约好了在天香楼会面,一早起来便收拾着去了。
好友久别重逢,一路都是激动着的,见面更是有说不完的话,李映绵从一路山山水水说到风土人情,又说兄长所在的白鹿洞是如何如何。
谢棠心向往之,不住的感叹着,见她说的口干舌燥的,不住地给她添着茶。
李映绵说了许多,这才绕到今日约见面的目的,她坐下来,握住谢棠的手:“阿棠,我去过江陵府了,也寻到你说的竹轻巷梅家了。打探到他们家的确有个外嫁女,是唤作梅韵的,宅中家丁亦言家中主君有个外孙女,是官家亲封的县君,阿棠,这不就是你吗?”
虽是意料之中的事,可真真切切被证实时,心底的喜悦还是难以抑制,谢棠的眼泪瞬间就从眼眶滚落了下来。
豆大的泪珠一颗颗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李映绵也替她高兴,她伸手将谢棠揽入怀中,轻抚着她的后背:“不要哭啊,阿棠,在这世间你还是有亲人的,不是吗?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了,阿棠,不哭,这是好事。”
谢棠抬袖沾泪,从她怀中退了出来,脸上带着笑,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我就是没忍住,映绵,你知道吗,之前每每去信时,我总也忐忑着,我怕他们是骗我的,我也没有同他们见过面,他们如何就能识得我呢。可在我每回等他们来信的时候,我亦永远都含着满满的期待,我怕他们觉得我自幼同他们不怎么亲近而不愿同我相认。”
李映绵温柔的擦去她眼角泪水:“不是假的,我特地问了左邻右舍,他们都说梅家在轻竹巷住了几十年了,也有人知你爹名讳,说当年你爹娘成亲时的盛况。”
谢棠听她说起爹娘往事,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看了过去,吸了吸鼻子,鼻音浓重:“什么盛况?”
李映绵摸摸她的脸,笑着说:“我找一个老伯打听的,他说你娘年轻时有名的病西施,身子弱不禁风,但十里八乡也找不出一个能胜过她容颜的女子。听闻有段时间,有户富绅欲纳她为妾,但过了一阵子,你爹已上门提亲了,阵仗颇大,那时你爹还只是江陵府一个小小捕快,你外祖父尚且犹豫着,还是你外祖母做主应了此事,后来你娘随你爹离开江陵府,便再无人知道她下落。”
只听她如此叙述,谢棠脑中已幻想出一幅幅画面。
她想起旧时邺城宅中,父亲房中有几副画,画中人弱柳扶风,却明眸皓齿,或在扑蝶,或在弹琴,画的皆是同一个人。
爹爹说那是她的娘亲。
如今谢棠对娘亲的记忆已经很少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几个画面,关于她的面容也已模糊。
只能记起,她总是卧在榻上,屋中有苦涩的药味和若有似无的香气。
今日怎么回事,卫子羡之前可从来都不会这般仔细的检查自己所抄写的字帖。
她踮着脚小心看桌案。
卫子羡今日看的十分仔细,一页一页的慢慢翻,谢棠总觉着他恨不得从这字里头看出自己写的笔画顺序。
就逐渐看着他皱起了眉头,谢棠心底也瞬间打起了鼓。
卫子羡手下翻过一页,淡声道:“近日你心思浮躁,但练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
还好不是什么严厉的批评。
谢棠欣然接受,乖乖点头说好。
卫子羡翻完字,便吩咐女使送谢棠回去休息。
谢棠不愿,想再待一会儿,有些着急:“但是……”
“不早了,回去安置吧。”
他不愿多言,语罢便靠在椅背上阖上了眸子,捏了捏鼻根。
整个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疲惫。
谢棠顿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她委屈巴巴的看了半晌,卫子羡都不曾睁过眼。
跺跺脚,也只能转身离去。
翌日休息,谢棠之前同李映绵约好了在天香楼会面,一早起来便收拾着去了。
好友久别重逢,一路都是激动着的,见面更是有说不完的话,李映绵从一路山山水水说到风土人情,又说兄长所在的白鹿洞是如何如何。
谢棠心向往之,不住的感叹着,见她说的口干舌燥的,不住地给她添着茶。
李映绵说了许多,这才绕到今日约见面的目的,她坐下来,握住谢棠的手:“阿棠,我去过江陵府了,也寻到你说的竹轻巷梅家了。打探到他们家的确有个外嫁女,是唤作梅韵的,宅中家丁亦言家中主君有个外孙女,是官家亲封的县君,阿棠,这不就是你吗?”
虽是意料之中的事,可真真切切被证实时,心底的喜悦还是难以抑制,谢棠的眼泪瞬间就从眼眶滚落了下来。
豆大的泪珠一颗颗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李映绵也替她高兴,她伸手将谢棠揽入怀中,轻抚着她的后背:“不要哭啊,阿棠,在这世间你还是有亲人的,不是吗?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了,阿棠,不哭,这是好事。”
谢棠抬袖沾泪,从她怀中退了出来,脸上带着笑,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我就是没忍住,映绵,你知道吗,之前每每去信时,我总也忐忑着,我怕他们是骗我的,我也没有同他们见过面,他们如何就能识得我呢。可在我每回等他们来信的时候,我亦永远都含着满满的期待,我怕他们觉得我自幼同他们不怎么亲近而不愿同我相认。”
李映绵温柔的擦去她眼角泪水:“不是假的,我特地问了左邻右舍,他们都说梅家在轻竹巷住了几十年了,也有人知你爹名讳,说当年你爹娘成亲时的盛况。”
谢棠听她说起爹娘往事,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看了过去,吸了吸鼻子,鼻音浓重:“什么盛况?”
李映绵摸摸她的脸,笑着说:“我找一个老伯打听的,他说你娘年轻时有名的病西施,身子弱不禁风,但十里八乡也找不出一个能胜过她容颜的女子。听闻有段时间,有户富绅欲纳她为妾,但过了一阵子,你爹已上门提亲了,阵仗颇大,那时你爹还只是江陵府一个小小捕快,你外祖父尚且犹豫着,还是你外祖母做主应了此事,后来你娘随你爹离开江陵府,便再无人知道她下落。”
只听她如此叙述,谢棠脑中已幻想出一幅幅画面。
她想起旧时邺城宅中,父亲房中有几副画,画中人弱柳扶风,却明眸皓齿,或在扑蝶,或在弹琴,画的皆是同一个人。
爹爹说那是她的娘亲。
如今谢棠对娘亲的记忆已经很少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几个画面,关于她的面容也已模糊。
只能记起,她总是卧在榻上,屋中有苦涩的药味和若有似无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