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马周上书进谏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进立政殿,将鎏金窗棂的影子投在青砖地上。

 李世民身着月白色常服,正伏案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狼毫在素笺上游走,墨香混着龙脑香在殿内弥漫,他的目光专注如炬,腕间的力道时轻时重,将 "之" 字的婉转与 "流" 字的飘逸摹得惟妙惟肖。

 "大家的字,真是锐利不减。"

 李德泉半躬着身子,手中的墨锭在砚台中缓缓旋转,砚池里的墨汁泛起细腻的光泽。

 这个伺候了帝王十余年的老宦官,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察言观色的功夫,说话时特意压低了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

 李世民笔尖微顿,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目光却未从字帖上移开:

 "你啊,就会跟朕拍马屁。"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调侃,笔锋却陡然一转,将 "畅" 字的最后一竖写得苍劲有力,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似要穿透纸背。

 李德泉闻言,脸上笑意更甚,腰弯得几乎要贴到地面:

 "小的不敢,小的绝对不敢啊!"

 他小心翼翼地将磨好的墨汁往砚台中央推了推,余光瞥见皇帝临摹的字迹,连忙又补上一句:

 "陛下这字,比那兰亭真迹还要灵动三分!您看这 ' 群贤毕至 ' 四字,筋骨中透着神韵,连右军在世怕也要赞叹......"

 "过誉了。"

 李世民搁下笔,拿起一旁的镇纸将临摹的字帖压平。

 午后的阳光落在字迹上,墨色黑亮如漆,倒真有几分王字的风骨。他望着宣纸上的字,思绪却飘到了贞观初年。

 那时他广纳贤才,与房玄龄、虞世南等人谈诗论书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

 李德泉见皇帝陷入沉思,连忙递上温热的茶盏:

 "陛下,该歇会儿了。"

 他说话间,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惊破了殿内的静谧。

 太极殿外的梧桐树在风中呜咽,枯叶如金箔簌簌坠落,层层叠叠铺满汉白玉丹陛。

 马周立在九曲回廊下,玄色官袍被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奏折在袖中微微发颤,素白宣纸上的墨迹未干,却已浸透他数月来踏遍关中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