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焕发的青春女儿养了一只猫

第7章 过年(第2页)

文建凡带回来的就一把二胡,他搞不清是二胡还是京胡,反正乡下管拉二胡叫割弦子。乡下还是有民间高手的,考完试的文建凡现在的工作就是下棋和割弦子,象棋在附近没有敌手了,围棋更是没对手,因为没人会下这玩意儿。

拉二胡想要提高不是一般的困难,文建凡现在离高手还差的远,也就是比一般水平还差点,毕竟这个玩意儿在于勤。

成绩出来,建凡还是第一,建平第三,第二还是那个女同学。

两兄弟城里好久都没去了,偶尔搞点鱼就算是两兄弟之间的娱乐了。建平还是那么迷恋电影和小人书,经常因为回家太晚而被嗲嗲关在外面,家里的狗窝除了狗睡,建平也经常睡的,基本上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次。

城里有城里的乐趣,乡下有乡下的好处,建平不去是因为叔叔在那里,挨了两次打,心里没有畏惧感那是假的,建凡不去是想把二胡拉到一定水平再去城里,免得给城里添加噪音。

一眨眼就到了七四年过年的日子了,南方过小年比北方要晚一天,而且即使是过年,南方也不包饺子,就是吃团年饭、守岁,然后拜年。唯一的讲究就是不准在大年初一倒垃圾。

过年是最麻烦的,两兄弟喜欢过除夕,不喜欢过年。除夕吃得好,过年虽然也可以吃几餐好的,但是也要出去拜年啊。

大年三十,婶婶带着女儿回来了,叔叔去码头接的。

文氏家族自乾隆年就居住在此,丁字镇又不大,走错了路都能碰见亲戚,建平玩得野,个个都认识他,建凡文静些,不乐意出门,但他的名气最大,认识他的人反而更多,笑脸相迎是必须的,而且文大嗲辈分小,到了这两兄弟这里,这个同龄人是某某叔叔,那个要喊嗲嗲,叔叔嗲嗲只是个称谓罢了,文建凡不在意,笑一笑喊一声就过去了,建平总是直呼同龄人的名字,两兄弟的区别从性格上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一,娭毑的表现非常棒,孙女也是孙,一个大大的红包让婶婶倍感温暖。建平和建凡也给这个妹妹准备了礼物,建平准备的是一套小人书,建凡准备的是一个镯子,白玉的,在鬼市上买的,十块钱也不晓得贵不贵,反正建凡觉得很值。

嗲嗲、叔叔昨天就给了压岁钱的,一人一块钱压在枕头

出了月子的堂客是要下厨的,儿媳妇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油放多了叫败家,油放少了叫抠门,要不怎么有句话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呢,碰上个恶婆婆那就真的遭了罪。
还好,现在文家衣食无忧,每个月不仅嗲嗲有工资,建凡还有五十块钱一个月的补贴,婶婶也会做人,并没有拿家里的东西去补贴娘家,只是她的工资还是交给了她娘家,这是娭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建凡劝过娭毑,日子只要过得去,就不必计较那么多,要那么多钱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叔叔在婶婶家做个大人好得多。

婶婶在娘家也是老大,都是苦日子过来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招工进厂就已经很优秀了,现在叔叔也调进城了,一家人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大年初二,三个姑妈都回来了,叔叔婶婶则去了娘家。同辈的表哥表姐很多,大表姐分到了暮云镇,属湘潭,她是中专毕业生,技术岗的干部,大表哥则是当了民办教师,他俩是现在唯二参加了工作的两位同辈。大姑爹早就过世了,二姑爹也不是原配,三姑爹既是伯伯,又是姑爹。

所有的同辈都是高个子,看建平两兄弟个子矮就总是在身高方面取笑这俩兄弟,“矮子矮,一肚子拐”之类的话语,建凡一点也不生气,说道:“个子高费布啊!有本事你把自己举起来,我就算你有本事,前提是不准跳、不准蹦。”

没文化,真可怕。这么多哥哥姐姐,就只有大表姐没有去尝试,大表哥也试了一次,建平也试了一次,没有谁能做到。

“那你有本事,你把自己举起来看看咯!举起来我也算你有本事。”不服气的哥哥姐姐很多啊。

“打点赌咯,就赌你们的压岁钱,敢赌不咯?”进门的时候嗲嗲娭毑都给了这些外孙子和外孙女红包的,估计就是一个一块钱的样子。

敢把钱放在桌上摆出来的不多,只有三个表哥试了好多次都没把自己举起来,他们不服气,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别人也一定做不到,打赌就打赌!

两位姑爹都看着小辈们胡闹,没有干涉,打赌的钱自然不能放在桌子上,文建凡问道:“还有哪个打赌的冇?押得大赔得大,押得小赔得小,还有打赌的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