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年(第3页)
打赌的又多了两个,一共五块钱的赌注,建凡也拿出五块钱,一起交给了大表姐,让她保管室最公平的,年纪大的存在着血脉压制。
一根麻绳一头从树枝上垂下来,建凡指挥着建平系在自己腰上,然后让他拉另一根绳子,结果很轻松就把自己拉上去了。
两个姑爹也开心的拍手,还幸灾乐祸的道:“认赌就要服输,过年就要表现好点,莫过噶初五就要挨打唻!”
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是不能打小孩的,初六就可以打了。
比谁聪明的游戏到此为止,建凡好心提醒了他们一句,“你们也别不服气,在我这里吃了亏就要报复回去,你们可以在拜年的时候去和别的同学打赌,把输的钱从别人那里赢回来。”
输了钱和没输钱的哥哥姐姐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是啊,我被骗了,不是还可以骗别人么?还找什么建凡的麻烦啊。
大表姐很喜欢这个小老弟,虽然大家都不一定能分清楚谁是建平,谁是建凡,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两个都喜欢就是了。
她的学费是外公出的,所以她一直把自己也当成文家的一份子,对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还不没有这两兄弟好。
力量游戏两兄弟绑在一起也打不过那些哥哥们,但是玩游戏嘛还是要玩智力游戏,智力不会因为年龄的悬殊而被放大。
猜谜游戏也可以,不会做的题目也可以,凡是关于智力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考较别的兄弟姊妹,当然赌钱也行,只是不能赌博。
大表哥是教语文的,出的题自然也是语文题目,比如成语接龙,大家都可以玩,比如白日做梦,下一个就要用梦开头的成语,也可以用同音字代替,南方人讲的普通话通常很不标准,比如胡和服不分,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只要差不多就都算是接上了。
这种游戏建平喜欢,建凡则静静地待在一边,他才懒得和他们玩这些幼稚的游戏呢。
大表姐建凡很喜欢,上辈子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大表姐给的两万块钱助他渡过的难关。是给,不是借。九十年代初期,两万块的私房钱不是小数目。
这辈子,大表姐当个富婆是百分百的,文建凡心里是这么说的。
送大家走的时候,大表姐果然又给了建平建凡两兄弟一人一个红包,里面是一张大大的黑十,钱两兄弟都收了很多事情心里有数就行。
家里,两兄弟收的红包是不必上交的,因为这俩小子是不会乱花钱的。建平买小人书,那也是书啊,只要是看书,嗲嗲娭毑就支持。
建凡的钱拿在手里也没什么用,他不想买书,他想写书。
这个年代写书,写幻想类的书籍那肯定是不可能发行的,要写也只能写推理的破案类谍战小说,这样才有可能发表。
建凡的优势是记忆力和语言两项能力出类拔萃,说是过目不忘也不为过,毕竟两个人的灵魂融合让他的精神力很强。
些什么呢?《风声》这部戏就很好,也符合时代的要求,就这部吧,然后没事的时候就去找李老爷子,听他诉说诉说那个时代的过往,说不定都不用抄袭,自己就能直接写一部小说出来呢。
故事在文建凡的笔下缓缓展开,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扶植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金生火、白小年五人被怀疑为抗日组织卧底,被迫艰难求生,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心理战后,抗日组织成员“老鬼”最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写这种故事,不仅要规整,人物个性要鲜明,还要有悬疑性,推理很重要,不能敌人就是白痴,逻辑性和计谋是最灵魂的,惊喜和意外要不断交织,还要制造每个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三十六计,能用上的都要用上,酷刑和情感只能作为点缀,推动剧情还是需要逻辑和计谋为主题。难是肯定很难的,文笔还要好,让人一看就欲罢不能,想要一直看完才是一本好小说。
初三在亲戚家拜年,大多是一把花生瓜子,红包只有最亲的人才会有的,给别家的红包即使有,也是毛票,一毛两毛就是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