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多大?(第2页)

 这话一出,大汉君臣瞬间就知道诸葛亮的地位。

 霍光更是咧了咧嘴,他虽是忠臣,但他知道自己家里人都是什么德行。

 王莽更是一脸的无所谓。

 篡位怎么了?

 要不要问问赵匡胤为何黄袍加身?

 身不由己得嘛。

 三国。

 司马懿撇撇嘴,人各有志,有必要踩一捧一嘛?

 <人妻曹:说得我都想认识认识了。>

 作为同时代人,谁不想见一见当世第一人呢。

 若能为我所用就更好了。

 <草鞋供应商:相信你很快就能知道了。>

 刘备现在就是很高兴,有此助手,何愁天下不平?

 就连关张二人,这一世都没有对孔明小瞧半分,年轻怎么了?

 年轻不是更能证明实力嘛?

 【甚至,诸葛丞相还与佤族的祖先有着一个古老的约定,即为汉朝看守南大门。

 这一约定起源于诸葛亮南征时期,当时佤族的祖先为了感恩诸葛亮的恩德,承诺将世代守护中国的南大门。

 于是,千年之后,英国殖民者入侵我国云南,企图夺取银矿时,佤族人民在胡玉山等首领的领导下,牢记与诸葛亮的约定,坚决抵抗,最终迫使英国人撤回缅甸。

 在这场抗英斗争中,佤族人民展现了深厚的爱国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民族气概……

 甚至于,曾经四川规划路线要经过昭烈庙时,昭烈庙被迫需要搬迁,而市里领导不想,但是压力很大,于是开会讨论该怎么办,有个人冒了句“能怎么办,武侯祠还在里面呢,不能搬”。

 结果就因为这样,市政规划改道了,千年后诸葛亮还在保护自己的主公刘备,真的,我哭死……】

 天幕上,播放着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场面。

 天幕下,历朝历代佤族百姓看着天幕,对诸葛亮鞠躬,以表敬意。

 三国时期。

 刘备拉着孔明的手,泛着泪花。

 “主公,不必多言,这些都是作为臣子该做的……”

 看着刘备感动的眼神,诸葛孔明一个头两个大,咱感动归感动,能不能别动不动就哭啊!

 <痞子皇帝:真乃我大汉之福。>

 刘邦也被这一幕感动了。

 这简直就是萧何加张良的结合啊!

 <天策上将二凤:诸葛武侯虽无魏武之勇,但武侯之谋,举世无双!>

 李世民给了极大的肯定。

 <诗圣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孔明千古名相也!>

 杜甫也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唐谪仙人: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李白排好了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