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多大?(第3页)

 <李商隐:管乐有才真不恭,梁父吟成恨有余。>

 <杜 牧: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李杜发了感想,小李杜也不落后。

 <元才子:那我也不能落后,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元稹这诗句一出,历朝历代古人坐不住了。

 三国。

 曹操暗暗皱眉。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同为丞相,敢说比管仲还厉害?

 还有妙策胜孙吴?

 是孙膑和吴起?

 够狂妄的啊!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乐毅等人无奈一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没办法的事。

 孙膑吴起也是无所谓。

 “只能说,这孔明深得民心啊!”

 【这么说吧,中国通史100集,三国占3集,其中诸葛丞相独占一集,这就是丞相的分量……】

 “霍,这个确实流啤!”

 这不就是说他一人占了三国的三分之一嘛?

 这一句话直观的看出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开局一个碗:诸葛武侯虽未北伐成功,但其乃文武兼资的奇才,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朱元璋可谓是非常推崇孔明的。

 若孔明是自己的丞相,自己绝不会对其有疑心,更不会对其动手。

 <诗王白二十二: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武侯之功绩,难以言表。>

 白居易发表了看法。

 大宋,范仲淹也是一脸佩服:“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苏轼:“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啊。”

 不谈现世,在古代,诸葛孔明可谓是得到了历朝历代古人的认可。

 【可惜啊,那个鞠躬尽瘁,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丞相,在北伐的路上逝去了……】

 天幕上,播放着唐老师扮演的诸葛丞相,抬头望天,绝望地高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天幕下。

 诸葛亮难得的沉默了。

 “这一次,能成功吗?”

 历朝历代对他越是赞扬,他越是感到压力如山啊!

 “孔明莫要多心,都说功成名就,你没有功成都有如此身后名,这一世我们仔细谋划,定能翻盘。”

 刘备开导道。

 大不了,换太子。

 “军师,关某不善谋略,但为大汉计,为国事计,以后,军师但凡有所吩咐,关某万死不辞。”

 一向骄傲的关二爷也做出决定。

 “俺也一样!”张飞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