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那些被曲解的古话!(第2页)

 “…………”

 天幕下,不少商人轻声咳嗽,捂住嘴鼻,眼神闪烁。

 其他人则是长叹一声。

 这倒也符合商人的利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原意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品德,就会不被天地所容;

 结果被人自私的理解为,人如果不为了自己的利益,那就会被天地抛弃,诛杀灭绝。】

 “这……”

 还真是怎么说都有道理啊!

 一个二声,一个四声,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难怪会被误解呢。

 【无毒不丈夫!

 原文是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度量,只有度量大,才能称为大丈夫!

 结果,后来被人曲解成“毒”,不得不说 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解读。】

 不少大儒见此,纷纷赞成第一种说法,人岂可心怀歹毒之心?

 “啧!”

 看到这个解释,也有不少人那是相当不屑。

 元朝,关汉卿一脸鄙夷。

 哪里自私了?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哪里不对了?

 对自己有深仇大恨的仇人,如果不报着巨大的痛恨,那还能称为君子?对自己的仇敌都不能狠毒,这样还能算是大丈夫?

 这和软弱无能有何区别?

 真就是哪哪都喜欢劝人向善,一点带有坏字眼的都不行?

 呵呵,偏偏喜欢这样解释的人自己就是最虚伪的那一波人。

 【以德报怨!

 常常被人们拿来劝人大度,以德报怨,但实际上,这句话的原句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夫子的意思是,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所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春秋时期。

 孔夫子无语的看着天幕。

 站起身来,魁梧的身躯瞬间挡住了阳光。

 “我是那么好相让的嘛?”

 说着还不忘握了握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