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真相2

“昏君见令夫人宁死不屈,恐逼迫过甚,以致香消玉殒,只得先将她困于梅苑密室。待其冷静后,再设法徐徐图之。身在死狱的魏大人听闻夫人被暴君强掳,自是痛心疾首,忧心如焚。他深知令夫人刚烈,二人婚后情比金坚。故,令夫人断不会为保性命而委身他人。如今二人皆被囚禁,一人身陷牢狱,一人落昏君之手,恐再无团聚之期。原本盼着有朝一日出狱与妻儿团聚的他,得知现状后,万念俱灰,只求一死,遂如身陷囹圄的令夫人一般,开始绝食。而远在晋地梁池的晋阳公主闻暴君无端将魏太傅下狱,又强抢其妻入宫,惊怒交加直呼荒唐。连夜与朝中数位大臣上书劝谏,暴君却充耳不闻。她知晓周元寅对令夫人志在必得,魏太傅恐无生还之望。为免英才无辜陨落,兼之与令夫人多年闺中情谊,实在不忍多年密友夫妇就此天涯相隔。当下便持兵符入宫,不惜以大半兵权及名下三个丰饶城池为条件,换取魏卿夫妇二人重逢。周元寅觊觎晋阳公主手中十五万兵马已久,又对其当年受父皇宠爱,得赐辽阔丰饶的食邑城池耿耿于怀。因大夏朝当时确需晋阳公主兵权稳固朝纲,在身边宦臣奸佞的极力怂恿下,方才极不情愿地应下条件。然而,魏卿获释出狱后,昏君竟矢口否认令夫人在其手中,且派兵将晋阳公主与太傅大人逐出京城。晋阳公主至此方深切领悟到暴君的荒淫无道、反复无常已病入膏肓。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大夏将倾,国之将亡。待重回梁池,她痛定思痛,决心为身陷绝境的大夏百姓寻觅一位仁德之君。而她心中的这位仁君,正是先皇楚曜。晋阳公主返回封地后,即刻派人秘密联络我楚家大军,继而连夜修书一封,遣人护送魏卿,由其亲手交予先皇。先皇得信后,单枪匹马,以示诚意,孤身前往梁池与公主会面。至于会面后所谈内容,哀家便不再与诸位爱卿详述。先皇重返楚家军驻地后,带回了令夫人被囚禁的消息。哀家当即与令夫人的表妹,即安国夫人令霜华一同,昼夜兼程八百里,于第三日夜间抵达彼时的邺梁,也就是现今的陇康皇城。与公主潜伏于宫中的内线接上头后,顺利进入梅苑寻得令夫人。当时,令夫人已数日未进米水,身体极度虚弱憔悴。然而,撤退时却被宫中侍卫察觉。哀家二人与宫中禁卫军一番激战,之后公主的暗桩几乎尽数出动,才堪堪拖住侍卫,哀家与安国夫人方能携令夫人,通过公主所提供的密道成功脱身。”慧慈太后以低沉而沉稳的声音,讲述着当年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忆及英勇无畏的先皇与那位甘愿背负骂名、舍身取义为楚军打开城门,也为大衍百姓打开生路的晋阳公主时,眼中满是无尽追思。而提及暴君诸般恶行时,又化为满脸厌憎。至于自己与安国夫人当年如何自宫禁森严的深宫大内将令夫人安全带出,仅轻描淡写一言带过。仅这寥寥数语,便尽显这位铁血太后年轻时之能力与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