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真相2(第2页)

 至于令夫人为何无端遭昏君觊觎,从而引发这一系列变故,哀家需再详述一番。哀家与令夫人同属前朝大族,常随族中长辈入宫赴宴。吾二人与晋阳公主自幼为伴,稍长后,又作为公主伴读多年出入宫廷。直至公主年满十六,奉周文帝之命出宫前往梁池封地,才各自归家。此后多年,虽不得相见,却常有书信往来。若非公主与令夫人重逢,兴奋之余一时兴起,公主提议为彼此作画留念,令夫人欣然应许。岂料画作完成后,令夫人画像竟被公主府中叛徒暗中复刻,为讨好昏君而献之。昏君得画后,果不其然,仅凭令夫人画中天人之姿形象,便令其神魂颠倒,起了强取豪夺之心。令夫人也因此蒙难。虽保住清白之身,然口舌受损,无法清晰发音。晋阳公主得知魏卿夫妇此番险些夫妻分离、阴阳两隔,皆因自己一时兴起所致,自是愧疚万分。故而,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夫妇二人周全。至于传闻中,魏卿与晋阳公主有染,更是无稽之谈!当年公主于封地建府后未几,便与自幼相识的青梅竹马,奉城东方氏家中的大公子东方慕大婚。东方驸马才华横溢,当时得世人赞其为九融公再世。然因钟情公主多年,甘愿舍弃前程,退出朝堂,再不涉足。世人愚昧,谓其贪恋公主美貌而自毁前程。诸多人士暗地怒其不争。岂知东方慕此生所求,乃是常伴公主左右,直至白发苍苍。王权富贵与功名利禄于他,皆不及公主嫣然一笑。而公主对东方慕亦是情意深重,否则,亦不会在驸马过世之后,再未改嫁,以此为夫守节,直至身死……”言及此处,慧慈太后不知是否忆起先皇,声音微颤,眼眶泛红,然其旋即平复情绪。复高声道:“先皇起义之初,魏卿便修书来归,言其原为先皇统一孝犬马之劳。然我军虽筹备妥当、兵强士高,将领亦英勇善战,但京都之中却无人可用。若京都局势未明,于我军行军大为不利。魏卿与先皇书信往还后,决意留于京都涉险,为楚家军解析京中局势,搜集情报。如此忠勇之士,却遭谣言中伤,被诬为祸乱朝纲、不忠不义之徒。先皇在天有灵,必痛心疾首!”太后一时言辞恳切,义愤填膺。

 “母后息怒,太傅一心为国,忠心不二天地可鉴!谣言诳语,何足道哉!”怀仁帝唯恐太后因激愤而伤身,连忙连声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