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丁奉
然而江表十二虎臣中硕果仅存的只有丁奉,继位的孙亮是孙权的幼子,当时仅有十岁。
对曹魏的实际掌权者司马师而言,这是何等的天赐良机,若是自己先灭东吴再取蜀汉,这泼天的功劳足以支持自己废魏称帝了,于是他命自己的弟弟司马昭为都督、元帅、监军,分兵三路伐吴。
可在战前兄弟俩犯难了,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都提出了伐吴的策略且互相完全不同,
“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而成为了一员小将,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同时多次参加战斗立下赫赫战功。”
“每到作战时,丁奉常常能斩将夺旗,后升任偏将军一职。”
“太元二年,吴大帝孙权逝世,其子孙亮继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同年十月,魏国大将军司马师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吴国。”
“他任命安东将军司马昭为都督,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等七万人伐吴,吴国大将军诸葛恪命令部下修筑大堤,并在两山之间筑城两座,以防止魏军的入侵。”
“诸葛恪到达东兴之时,手下诸将都认为魏军会撤退,而唯独丁奉提出,”
“魏军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必定是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不会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
“诸葛恪到达岸上后,丁奉与东吴将领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行进途中丁奉提出,现在各部队行军过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
“随后,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
“当时正起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便抵达前线,并成功占据徐塘。”
“不久后,天降大雪,丁奉遇见敌人先头部队,而且发现魏军将领正在饮酒高谈,便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
“同时,命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出短兵器对敌。”
“魏军看到丁奉军后大笑不止,也没有立即整兵对敌。”
“等到吴兵爬上山之后,丁奉军立即击鼓呐喊,攻破了魏军前部营垒。”
“恰逢吕据、唐咨等人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从而导致浮桥毁坏断裂,魏兵自己跳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魏军大败。”
“东兴之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五凤二年,魏将文钦讨伐司马师失败后投降东吴,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去接应文钦赶赴吴国。”
“不久后,吴军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一带交战,交战中,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杀数百人,同时缴获大量军器。”
“并成功接应文钦,战后,丁奉因功被封为安丰侯。”
“太平二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因不满司马氏专政而叛变,从而被魏军围困于寿春,”
“不久后向孙吴投降并乞求援兵,孙吴少帝孙亮、权臣孙綝接到诸葛诞请求后,”
李白:尚书傅嘏不仅认为三人的策略都不行,而且还直接指出了此次南征必定失败的结局,
可急于篡位的司马师等不了了,毕竟再等下去的话魏帝曹芳会容得下他这个权臣吗?
且东吴方面也确实如傅嘏所说,当得知魏军三路军开拔后,升任东吴太傅的诸葛恪反应也很快,
他迅速率诸将前去抵抗,堵拦巢湖湖水,修筑东兴城,东兴保卫战即将打响。
虽然同列“江表之虎臣”,实际上丁奉混的远不如其他人,他不是孙权的嫡系,
跟过甘宁、陆逊、潘璋,虽然勇冠全军,但迟迟得不到重用,凭借一次又一次的以命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