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来朝酷酷的橙子

第626章 丁奉(第2页)

 丁奉在孙权去世前也只是一名偏将军,直到孙亮为帝后大赏群臣,丁奉被升为冠军将军,且得以封侯。

 可魏国的铁蹄正是因为吴大帝的去世而袭来,但包括诸葛恪在内的东吴诸将并不为意,

 认为魏人只不过是来炫耀下武力的,毕竟趁国丧兴刀兵,可以说是不义之举,

 魏人的士气会下降,而东吴则是哀兵迎战,优势在我!

 司马昭也认为优势在我,毕竟仅在自己手里的兵卒数量就有七万,

 而救援东兴的诸葛恪带兵仅四万,还有王昶、毌丘俭两路大军并行,司马师的想法很明确,就是三头并进一战功毕,

 而曹魏诸将不会想到,很快他们就成为了背景板和垫脚石,用自己成全了诸葛恪和丁奉。

 魏军来势汹汹,为了争取时间,诸葛恪没有等大军集结完毕,

 而是命丁奉等人为前锋先行,而他也没想到的是丁奉比他更狠,为了快速进军的丁奉扬帆行船两天就到了东兴,

 仅有三千人他甚至来不及休整,而是直接裸衣持刀,给予堤堰上的魏军先锋迎头痛击

 东兴大捷并未带来东吴的复兴,强敌来袭时东吴群臣尚能共同御敌,

 可当打退觊觎者后,他们又开始了内斗,首先膨胀的是诸葛恪,

 他认为魏国新败无力抵抗,应该迅速出兵伐魏,由于得不到支持,诸葛恪很快兵败了。

 可刚愎自用的诸葛恪做出来十分危险的行动:罢免官吏、提拔亲信、改易宿卫,诸葛恪急于洗刷战败的耻辱,却忘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吴帝孙亮,

 而原本与他交善且同为辅政大臣的孙峻也看不下去了,两人合谋除掉了诸葛恪。

 相似但结局相反的一幕同样发生在曹魏,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先后杀死魏帝曹芳、曹髦,双方只能先处理内部的麻烦。

 在“二宫之争”中,或许是位卑言轻,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都未曾拉拢丁奉,

 丁奉也没有让自己身陷囹圄,如今凭借东兴大捷的战功荣登高位,丁奉依然没有参与政权争斗,

 他先后奉命去接应在寿春叛乱反魏的文钦、诸葛诞等人,对孙峻、孙綝的执政都没有芥蒂,直到吴景帝孙休即位并找上了他。

 孙权留下的辅政大臣诸葛恪、吕据、滕胤皆被对兄弟杀害,孙綝甚至还行废立之事,

 把东吴的政堂搞得乌烟瘴气,孙休想要重振朝堂,在问计丁奉后成功诛杀孙綝,

 丁奉因在此事中的功劳,迁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终于到了东吴武将的顶峰。

 在丁奉等人的勉强支撑下,东吴把蜀汉、曹魏都拖没了,

 但面对更强大的司马晋就没什么办法了,尽管丁奉用离间计支走了西晋镇守淮南的大司马石苞,

 但摊上了有名的暴君孙皓,加上自己位高权重后难免骄纵自傲,在其去世后,

 孙皓杀其子丁温,流放其家属,这位历仕四帝的宿将的下场令人唏嘘。

 “先是派遣朱异、唐咨等将前去救援诸葛诞,随后又派遣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

 “并命丁奉为先锋,屯驻黎浆,后因丁奉力战有功,被升为左将军。”

 “太平二年,孙亮与孙綝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不久后,孙亮开始追究其姐孙鲁育被孙峻冤杀的事情,并以孙鲁班之子朱熊、朱损没有尽力阻止冤杀为由加以惩罚。”

 “丁奉奉孙亮命令,在虎林诛杀朱熊,随后在建业杀朱损。”

 “这一事件导致孙亮与孙綝之间的矛盾加剧,太平三年九月,孙綝废黜孙亮,立孙休为帝,改元永安。”

 “孙休即位后左将军张布合谋杀孙綝,张布以丁奉能断大事向孙休举荐丁奉,””

 “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并提出,因孙綝专政,欲诛杀他的想法,丁奉提出,孙綝党羽众多,”

 “一时杀他可能人心难以统一,可用祭祀为借口用亲兵诛杀孙綝,孙休采纳了丁奉的计划。”

 “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孙休邀请孙綝参加腊月祭祀,孙綝称有疾病不能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