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诸葛恪(第2页)
孙奋不愿迁居,又多次违反法度,诸葛恪写信以汉朝宗室图谋篡立的事情劝谏他,孙奋得信后心中恐惧,这才迁居到豫章。
东吴建兴元年十月,诸葛恪征集民夫修筑废弃的东兴大堤,左右两端连结山岭,各筑城一座。
大堤建成,诸葛恪派将领全端、留略各率千人守卫两城,他率军返回都城建业
魏国认为吴国军队进入其疆土,耻于受辱,同年十二月,魏国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率兵七万进攻东兴,打算围攻两城,毁坏阻遏湖水的大堤。
诸葛恪亲率大军四万,昼夜兼程赶来救援东兴。
魏将胡遵等人命令士兵建造浮桥渡湖,将军队安置于堤上,分兵进攻两城。
城筑在高险之处,仓促间难于攻拔。诸葛恪派将领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军部队。
当时天寒下雪,魏军众将聚会饮酒,看到留赞等人兵少,于是解甲畅饮,只戴头盔拿着战刀与盾牌,在堤岸嬉闹,不布置军阵迎敌。
留赞等人率兵上岸,鼓噪呐喊,拼命砍杀。
魏军受惊四散逃走,争渡浮桥,桥坏绳断,魏军纷纷跌入水中,自相践踏,死者数万。
诸葛恪大破魏军,一战而胜,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缴获魏军粮草辎重无数,凯旋而归。
东吴建兴二年二月,诸葛恪因战功进封阳都侯,兼任荆州牧、扬州牧,督领朝廷内外诸项军事,获赏赐黄金一百斤,马二百匹,丝帛、麻布各一万匹。
东兴大捷后,诸葛恪声望日隆,于是有了轻敌之心,招致失败。
东吴建兴二年三月,诸葛恪欲兴兵伐魏。
大臣纷纷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不宜兴兵。
诸葛恪不听劝谏,违背众意出兵,在各州郡大举征兵二十万人,百姓骚动不安,诸葛恪由此失去民心。
同年四月,诸葛恪率大军攻打淮南,劫掠当地百姓,部将中有人建议,大军深入,
百姓必然躲避战乱而逃走,不如只围困新城,魏兵必来救应,然后围城打援。
诸葛恪听从这一建议,回军退围新城。
魏将张特坚守城池,诸葛恪攻打新城数月,始终不能取胜。
吴国士卒疲惫,加上天气炎热,饮水不干净,以致士卒病倒超过半数。
诸葛恪自知围攻新城失策,然而耻于攻城不下,怒形于色。
将军朱异议论了几句,诸葛恪就大怒,剥夺其兵权;
都尉蔡林多次陈述用兵计谋,诸葛恪却不采纳,蔡林于是策马投奔魏国。
“魏国得知吴国士兵疲惫染病,于是出兵救援新城。”
“同年七月,诸葛恪不得已退兵,撤退途中士兵病死者无数,全军上下痛心哀叹,士气低落,诸葛恪却安然自若。”
“诸葛恪隐瞒兵败,故意拖延回程,打算在浔阳屯田驻守,直到征召他入朝的诏书接踵而至,他才慢慢班师回朝。”
“新城兵败,诸葛恪大失民心,从大臣到百姓都对他感到失望,怨念顿生。”
“同年八月,诸葛恪率军返回建业。”
“回到府邸,他就召见中书令孙嘿,责问其不该几次下诏书催他退兵,孙嘿恐惧离开,不久称病辞官。”
“诸葛恪回京后,独揽大权,随意任免官员,斥责大臣,又改换宫中守卫,任用亲近之人。”
“不久,他又下令军队整装待发,打算攻打魏国青州、徐州。”
“孙俊想与诸葛恪争权,因为百姓对诸葛恪多怀怨恨,朝臣也憎恶于他,孙峻于是向吴主孙亮进谗言,诬陷诸葛恪谋反。”
“东吴建兴二年十月,孙峻与孙亮合谋,置酒宴请诸葛恪。”
“次日诸葛恪入朝觐见,车驾走到宫门口停下来。”
“孙峻已埋伏好甲兵,散骑常侍张约、朱恩察觉不对,密告诸葛恪小心防备。”
“诸葛恪本想称病回家,还未走出宫殿路门,就遇到太常滕胤。”
“滕胤与诸葛恪私交甚好,他不知道孙峻的计谋,奉劝诸葛恪进宫。”
“诸葛恪犹豫一番后,还是带剑穿靴进入宫殿,拜见吴主孙亮,回身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