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伏杀
严毅遣重兵屯驻怀安的消息在丹南六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丹南,这片仅有六座城池的区域,却盘踞着近二十股势力。数年来,这些势力游离于江东之外,自成一方天地,相互提防,争斗不休。此时陡然遭受强敌窥视,顿时个个化身惊弓之鸟,乱作一团。
而控制丹西区域的祖郎,近日也是心神不宁,脾气异常暴躁。
原本他雄踞丹西,与严白虎并称江东两大豪帅,颇有些后世小说中‘北乔峰、南慕容’的味道,名气和地盘都不缺,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谁料旬月之间,风云突变,身边一下子冒出了严毅与孙策两大强邻。其中任何一人,都是他不敢招惹的对象。
尤其是孙策,更是早已与他结下死仇。
年初,孙策前往丹阳募兵时,祖郎曾率军偷袭,并险些杀死孙策。如此深仇大恨,孙策岂能不报?
祖郎忧心忡忡,辗转难眠,常在梦中遇见孙策提刀追着他狂砍。焦虑之下,想到自己与严白虎同是贼寇出身,好歹有几分香火情,终在谋士建议之下,派出使者,欲与严毅结盟,试图先消除一路威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术从陈国调回的两万精锐,在大将张勋、雷薄、陈兰的率领下离开寿春,杀气腾腾地直扑丹阳。
这个搅动风云的消息先是传到邻郡下邳,引来下邳军政两界的一阵窃喜。
死道友不死贫道,还是让袁术这厮去祸害扬州吧。
“大哥,天大的好消息,袁术派军去丹阳了!”
徐县官寺后院,奉命巡视下邳的刘备正在舞剑,忽听一声黑熊裂石般的大喊从院墙外传来,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
刘备手腕一翻,剑锋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铮然归鞘。
他吐出一口浊气,将剑抛给一旁的亲随,一双眼睛神光内敛,向院门望去。
院门前的鹅卵石道上,忽然刮起一阵身躯走动带来的轻风,道路两旁的草随之簌簌微颤。
两个大汉大笑着并肩走来。
走在路左的大汉,身长八尺有余,膀阔腰圆,立如铁塔,动若奔雷。一张黑脸似锅底生铁,虬髯戟张如钢针倒竖,行走之间,一股煞气迫人眉睫。
右侧那名大汉,身长九尺,巍峨如山岳将倾,一袭青袍裹着威武不凡的身躯,自有一股儒将风骨。面若重枣,长髯垂胸,一双凤眼中似冷月藏锋,不怒自威。
“二弟、三弟!”刘备笑着迎上去,走到两人身前时,微微板起脸,朝那黑脸大汉微斥道:“三弟,和你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沉得住气,莫要大呼小叫。”
张飞一脸不以为意,笑容不减:“弟知道了。”
三人走到一僻静处,关羽手捋长须,眸中精芒闪动,再劝刘备:“陶州牧两次欲以徐州托付于兄,兄坚持不受,如今曹兵已退,袁军又去了丹阳,外患尽除。下次陶州牧再以徐州相让时,兄长断不可再推辞了。”
张飞迫不及待地接口道:“二哥所言甚是,徐州摆在眼前,岂有推辞的道理?陶谦那老儿三番五次相让,百姓又跪着求大哥接印,大哥若再不要,岂不是寒了众人的心!”
刘备抬头向四周警惕地张望,口中连连道:“慎言!慎言!”
张飞见他这副小心翼翼的摸样,急得浑身直冒汗,叫嚷道:“俺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但俺知道,大哥有仁德,二哥有忠义,俺老张有这把子力气,咱们兄弟三个,难道还镇不住区区一个徐州?”
刘备心中早已千肯万肯,他主动请缨,率军前来徐县巡视,正是为了就近观察袁军动静。诚如关羽所言,曹兵北归,袁军南下,徐州外患尽除,内部又有糜、陈等族支持他,谋取徐州已无任何风险,堪称天赐良机。
是时候谋取徐州了,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一州之地,傻子才不要!
刘备望着关张二人殷切的眼神,抑制多日的心湖掀起万丈波涛,内心深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他已经三十三岁了,不想再等下去,也不想再过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日子,他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