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伯符,吃饭了(第2页)
“严毅此人,我在富春观察日久。其用兵之能,几可与伯符比肩。更难得者,其治政之才,也当得起'吏畏其威,民怀其惠'八字,我尝过其辖境,闻乡民有‘宁逢严郎杖,莫遇他官赏’之谣,这等理民手段,岂非良牧典范?”
程普、韩当、吕范三人闻言动容,想不到孙静竟会给予严毅如此高的评价。
孙静陡然正色,双眸精光乍现,接着说出一句让三人心跳加速的话:“严毅此子,非池中物。许贡徒负虚名,王朗困守书斋,周术、祖郎不过冢中枯骨,早晚必为其所灭。我军若与其联合,当可横扫江东,这千里膏腴之地,必有我等一份。”
账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良久,一道略显踌躇的声音响起:“只恐又是个袁公路。”
“遍观天下诸侯,袁公路之无耻,可谓鲜有其匹。”
“当此困局,不失为权宜之计。”
“姑且观其态度若何。”
青灯摇曳,昏黄的光芒在牛皮帐幕上投下一个个斑驳的黑影,大帐内的窃窃私语,一直持续到深夜。
次日晌午,天空飘起了小雨,清冷的雨丝落在人的面颊上,带来清凉的触感。
李丰身穿犀甲,腰悬长刀,一大早便带着一屯亲卫,在营寨东门焦急等候。
此人今年三十一岁,狼头鹰目,颧骨如刀,官拜抚军中郎将,是袁术用来钳制孙策的一把利刃。
但这把利刃在孙策面前,与钝刀无异。
从抵达舒城的那一刻起,李丰便处处遭受孙策的压制,尤其是孙策分给他的六千老弱之兵,简直让他气得肺都要炸了。再加上程普等人时常阴阳怪气地和他说话,时日一久,李丰与孙氏之间,便逐渐有了私怨。
心怀不满的李丰,将孙策盯得比他最宠爱的小妾还紧,每天最热衷的事,便是搜集孙策的把柄,以待将来秋后算账。
其中最大的一个把柄,便是孙策将四千精锐收为己用。
这四千精锐,本是袁术的部曲,却被孙策用各种手段牢牢掌控在手中,俨然成了他的私兵,光是这一点,就是袁术绝对无法容忍的,日后必要孙策好看。
不过李丰现在的注意力,并不在这四千精锐上面,而是在孙策本人身上。因为这个吃喝拉撒都在他严密监视下的男人,居然诡异地消失了。
这两日以来,他费尽心思地打探孙策行踪,甚至一度强闯孙策的中军大帐,却被程普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横加阻拦。
李丰敏锐地意识到必有大事发生,暗中调查了两天后,便向张勋禀报,张勋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哒哒!
营寨东门外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数百骑兵疾驰而来,在营门前勒住马匹。
“伯威,别来无恙!”
一名身穿鱼鳞铠的将领越众而出,笑着看向李丰。
李丰心中生出一丝失望,因为来人并不是他期望中的张勋或雷薄,而是军中威望稍逊一筹的陈兰。
罢了罢了,只要带来张勋的军令便可。
李丰顾不得寒暄,急不可耐地道:“子韧,事不宜迟,快随我去中军大帐!”
陈兰目中闪过一丝诧异,老子马不停蹄地冒雨赶来,你连口热汤都不招待,真把我当牛马驱使了?
不过李丰接下来的一番话,立刻就让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心中的一丝不满也随之消散。
“算上今日,孙伯符已经消失三天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孙坚次子孙权来了,不知为何,又半道而返。”
“程普与敌交战之地,我派人去查探了,共有两处交战地,其中一处颇为蹊跷,不似常规作战,倒有几分刺杀的痕迹。”
“昨晚寨外来了一辆辎车,直入中军大帐,程普那厮却千方百计地阻拦我进去,你说这里面是不是有鬼!”
两人各自带着数百士卒,纵马疾行,直奔中军大帐。
韩当闻讯而来,率领数百精锐堵住去路,冷着脸道:“两位这是何意?”
陈兰纵马上前,将手中一卷文牍抛向韩当,高声道:“奋武将军遣我来传达军令,速让伯符出来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