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伯符,吃饭了

 第206章 伯符,吃饭了

 程普口中的大仇,自然是指故鄣之战及徐琨、孙河、陈武之死。

 在故鄣之战中,孙氏不仅失去了辛苦积攒的八千部曲,其攻取吴会二郡以立基业的雄心壮志,更是被这场惨败击得支离破碎,化为泡影。

 而徐琨、孙河、陈武三人的阵亡,对孙氏来说,也是极大的损失。

 孙氏陷入如今这般困境,严毅可谓是罪魁祸首。孙氏从上到下,无不对严毅恨之入骨。

 孙静同样深恨严毅,但他知道,一个家族要想兴盛绵延,绝不能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而是要理性地处理问题。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虽然让人感到痛苦,但与全族的兴衰荣辱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孙静轻轻叹息一声,从榻席站起,走到程普、韩当身旁,拉着他二人坐下,语重心长地道:“损兵折将之仇,基业倾颓之恨,静之切骨,犹胜诸君。然诸君方才也说,伯符无可替代,我孙氏兴衰,皆系于伯符一身。若不如此做,又能如何呢?”

 程普、韩当闻言,脸上的愤怒渐渐消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哀戚无奈之色。

 孙静的目光微微闪动,带着几分深意,瞥向吕范。

 有些话,他不便亲口说出,唯有让旁人代劳。

 吕范与孙静的目光微微一触,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对于孙静做出的这个决定,他不仅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支持。

 他是在寿春投效孙策的,并非孙氏旧部,与徐琨、孙河等人没有多深的交情,他的眼里只有孙策的利益。

 “孙公,在下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说。”吕范假模假样地轻咳一声。

 “子衡但说无妨。”

 吕范的目光转向程普、韩当,一面观察他二人的神色,一面斟酌着言辞:“故鄣之败,范与诸君同感切肤之痛。然此战实为我军先启战端,严毅不过据守自保。若尽泄私愤于彼,恐失之偏颇,吾辈也当反躬自省。”

 “徐琨、孙河、陈武战殁,诚为痛事。然两军对垒,伤亡在所难免。兵者诡道,严毅用诈虽卑,却也是战之常理。莫非诸君还指望敌人与你讲什么君子之道不成?”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纵使悲愤填膺,亦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唯在营救伯符。伯符若归,则困局自解,危难自消。”

 吕范一番振聋发聩的激辞之后,语气转为柔和:“若是我方投与严毅化干戈为玉帛,则伯符、伯阳、公覆、君理皆可转危为安,这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说完这些话后,他便不再多言,再度陷入了沉默,只是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不时看向程普、韩当,似是在观察他二人的反应。

 程普、韩当端坐在榻席上,宛若木雕,像是还未从吕范的话语中回过神来。

 孙静注目吕范良久,眸中满是欣赏之色,叹息道:“子衡此语,实出肺腑。”

 他和吕范的观点基本一致,区别只是徐琨、孙河二人之死,令他格外心痛。

 虽然谈不上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听闻自己看着长大的后辈战殁,心中焉能不痛?

 孙静心痛之余,又有一丝隐隐的庆幸。

 孙河曾姓俞,出后姑俞氏,后复姓为孙,徐琨也只是孙坚的外甥,这两个人,都不是孙氏的嫡脉。

 孙氏与严氏之间的仇恨,还没发展到无可转圜的地步。

 孙静心中一番权衡过后,见程普、韩当仍是闷不做声,不禁又瞥了吕范一眼。

 吕范顿时无语,又特么让我说,你自己就不能说一两句?

 他叹了口气,再度开口道:“广德于严毅而言,乃绝境死地,他没有一丝取胜的希望。若非伯符这场变故,恐怕他已率军撤离。我军若是在这个时候与严毅合作,足令其转败为胜,此恩重于泰山,他一定会给出让我们满意的回报。”

 程普、韩当魁梧的身躯微微一动,相互交流了一个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妥协与不甘。

 孙静对吕范的话深以为然,这也是他愿意考虑与严毅摒弃前嫌的原因,他斜眼瞥向程、韩二人,终于接过了吕范的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