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举族依附(第2页)
军司马与她视线甫一接触,便有些局促地移开,随即有些恼怒地直瞪过去,沉声道:“近日城外贼寇猖獗,末将奉命护卫夫人周全,请夫人回府!”
“我若执意要出城呢?”
“夫人若执意出城,末将只好得罪了。”
孙静一颗心沉入谷底,心中早已将吴景骂了个狗血淋头,眼见四周士卒凶神恶煞地围拢过来,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城门方向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一道熟悉的身影疾驰而来,身后跟着数百名身着青色衣甲的士卒。
“滚!”
吴景纵马而来,胯下战马前蹄扬起,手中马鞭狠狠抽在军司马后背。
阴沉的天色下,他的面容相比一个月前,显得更加憔悴,眼窝深陷,眼下浮着两片青黑,像是多日未得安眠的淤痕。 吴景近来的心情极差,他以身败名裂的代价,换来了孙氏在丹吴二郡的起势,不料故鄣、广德两场变故,竟让自己大半年的付出和心血付诸东流,就连孙氏也陷入到前所未有的险境之中,不得不屈身于昔日之敌。
“吴吴公,您怎么来了。”军司马望着吴景杀人般的眼神,嗫嚅道。
“老子再不来,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曲阿城,是不是就要变成他人的了?”吴景的脾气异常火爆,罕见地爆了粗口:“从哪里来,就给老子滚回哪里去,否则今日便取你人头祭旗!”
军司马扫了一眼他身后越来越多的士卒,缩了缩脖子,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转过身时,脸色已变得铁青,率领麾下士卒狼狈离去。
吴景翻身下马,大步走到车舆前,掀开帷帘,满脸关切地看向吴夫人:“阿姐,你没事吧?”
吴夫人微微摇头。
吴景伸手捏了捏孙尚香粉嫩的脸颊,在她不满的嘟哝声中放下帷帘,朝孙静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速速随我出城。”
他在曲阿留了三千驻军,其中半数已被袁术拉拢过去,要不了多久,曲阿城就要彻底改姓袁了,而他辛苦打下的基业,也即将烟消云散。
吴景心情低落地率领千余士卒,护送亲姐的车驾出了北门,片刻不停地向曲阿东北方向的芙蓉渡行去。
芙蓉渡位于武进县的芙蓉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渡口,距离曲阿城约有二十五里距离。车马沿着官道一路疾行,扬起大片尘土,渐渐有体力不支的士卒掉队。
吴景深知袁军随时可能追来,不敢做丝毫停留,仍大声催促士卒急行。
行了五六里后,队伍来到一处十字岔口,通往芙蓉渡的官道狭窄难行,通往东面云阳渡的官道则是宽广易行。
吴景下令四百士卒向云阳渡行进,待这四百人走远后,方才带着剩下的五百精锐继续赶往芙蓉渡,又命人将官道上的车轱印、马蹄印和脚印细心抹去。
这一做法使得他成功骗过了从曲阿城赶来的追兵。
等到追兵在距离云阳渡仅有五里的地界截住吴景派出的疑兵时,方知上了鬼当,再度追向芙蓉渡时,已然来不及了。
黄昏时分,吴景一行有惊无险地抵达了芙蓉渡。
即将年满十三岁的孙权带着百余名护卫,已在渡口等候多时,看见吴夫人带着三个弟、妹从车舆走下,长松了一口气,方才还拧着的眉头倏然舒展,稚气未脱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符合年纪的雀跃之色。
“母亲,阿舅,这位是钱塘而来的全县君。”孙权彬彬有礼地做着介绍。
全柔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孙尚香,先是朝吴夫人作了一揖,然后向吴景、孙静抱拳道:“事不宜迟,请速速上船。”
吴景、孙静微微颔首,有条不紊地组织众人登船。
夕阳西照,蒿草起伏,钱塘水师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扬起风帆,破开浪涛,向钱塘港驶去。
孙氏诸人站在全柔的青鸟舰上,静静凝视着逐渐隐没于远方的陆地,心绪就如那翻涌的波涛一般,起伏不定,满是无尽的惆怅与感慨。
次日晌午,舰队驶入钱塘湾,进入严毅的势力范围。
吴景披着一件氅衣,站在舰首甲板,迎着猎猎海风,望着晴空碧海,战舰纵横,渔船归港,面容渐渐浮现出一抹惊讶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