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旱鸭子袁术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淡青的苍穹泛着冷光,霜气凝在枯草上,细看竟如撒了一层盐粒。风虽不大,却尖利得很,专拣人的衣缝里钻。
严毅麾下各部依照军令,开始频繁调动,各处营寨也在紧锣密鼓的修葺和加固之中,寨外遍布侦骑,严密监视张勋部的动向。
张勋那边闹出的动静也毫不逊色,不但一万两千精锐正从南北两个方向陆续向张勋营寨集结,曲阿、武进等城的驻军也开始朝永平调动。
又过了一日,张勋部集结完毕,一万八千军随即排开阵势,声势浩大地向广德大寨推进,于广德大寨东北三里处安营搭寨。
广德大寨方圆十里之内,立时陷入一片风声鹤唳的紧张局势中。严毅、孙策二部共计一万七千军,互为掎角之势,拒守大寨。张勋部则摆出咄咄逼人的攻击姿态,将广德大寨视为攻取的对象。
攻取二字或不恰当,用张勋的话来说,应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便留下八千军抵御严毅部,自己亲率一万军,杀气腾腾地逼近至广德东寨隘口。
在张勋的授意下,万名士卒于隘口之外齐声呐喊,声如雷霆炸裂,震得四野簌簌战栗。
“孙策大逆不道,聚众谋反,是为反贼!君侯已亲命奋武将军征缴孙贼!”
“寨内的袍泽兄弟,想想你们的妻儿父母,切勿受孙贼蒙蔽,助纣为虐!”
“弃暗投明者,宽宥不究,负隅顽抗者,连坐三族!”
震天的呐喊声传入大寨,在守军之中引发了一阵骚乱。
孙策对此早有准备,安排驻守隘口的,都是心志最坚定的士卒。在各级军官的安抚下,骚乱很快便平息下来。
张勋期望中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出现,他微微皱眉,下达了攻寨的命令。
攻寨的力度并不大,只是一次试探。
结果与之前一样,守军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便渐渐镇定下来,开始依托地利拒守。
一刻钟后,攻方士卒在撤军的金鼓声中迅速退去。
张勋脸色铁青地望着隘口前的两三百具尸体,意识到仅凭常规手段,已难策反寨中士卒。
“撤军!”
他的心头罩上了一层阴霾,无奈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攻方士卒在隘口外排好阵列,井然有序地退向己军营寨。
谁知刚行出里许,广德大寨东门竟嘎吱一声,缓缓打开了。
孙策亲率五千军,小心翼翼地对张勋部展开追击。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次试探,只不过试探方发生了改变。
趁着张勋部撤退之时阵势出现的些许松动,孙策果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前部两千名士卒在军鼓声的催促下,畏畏缩缩地向敌军冲去,还未抵达敌军阵前,阵势便开始散乱起来。
孙策见机不对,立刻下令中军士卒以弓弩压住阵脚,掩护前队的两千军撤退。
五千军来得快,去得也快,尚未与敌军展开正面交战,便飞也似地撤回了大寨。
张勋部士卒看得一脸懵,你们这是在干啥?
回到大寨的孙策神色有些凝重,将安抚士卒的事情交给程普等人,自己则是匆匆走向帅帐,将战事的经过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末尾补上一句‘军心未稳,可守不可攻’,命人呈报严毅。
严毅正亲率大军对张勋部的营寨展开攻击,以牵制张勋部,接到军报后,略微思索,便神色如常地下令撤军。
接下来的两日,张勋逐渐加大了攻寨的力度,同时给袁术去信,请求袁术抓捕一批叛军的家眷,即刻押送至广德。
严毅同样加大了攻击敌军营寨的力度,以发挥围魏救赵的作用。
与此同时,周昕带着数百箱铜钱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屯祭酒抵达广德大寨,开始计录功劳薄,依制展开犒赏与抚恤。然后在孙策等人目瞪口呆的目光中,熟练地对各部士卒进行思想引导和‘洗脑’。
“少君麾下无饿殍,敢笑朱门酒肉臭!今日洒血沃焦土,来年稻浪满九州!”
“誓为鳏寡筑暖巢,敢教孤幼展欢颜,要让户户炊烟起,人人有衣御风寒!”
“但得天下均温饱,何惧骸骨葬青山,此愿不成身不退,纵死犹唱正气歌!”
“老有所终非空话,壮有所用在今朝!少君剑指处,即是我乡关!!”
一句句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开始响彻大寨上空。
孙策脸都绿了,随即发现自己耗费心血凝聚的人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向严毅。
论砸钱,他不如严毅,论拉拢人心的手段,他也不如严毅,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凭借战功积累起来的威望了。
但能想见的是,一旦严毅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他赖以仰仗的最后一点威望,也将被取而代之。
在孙策患得患失的心理中,广德大寨的士气逐日提升,寨内士卒已经开始能够与袁军展开一定程度的野战。
而在两百多里外的钱塘,也已进入战时状态,各项备战悄然完成。
钱塘水师几乎是倾巢出动,五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向长江驶去,代价则是钱塘港进入封锁状态,商业活动完全停顿。
严毅以暂时放弃钱塘湾的代价,铁了心地要截断袁术的粮道。
大量的钱财和珠玉珍宝秘密送往山阴许府,二五仔许靖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肩负起稳住王朗的重任。
尽管严毅与王朗之间,仍有一年的停战协议,尽管王朗刚刚被胖揍一顿,还没缓过气来。但严毅仍不放心,宁愿破财消灾,也要消除会稽水师的威胁。
一日之后,钱塘水师经由扬子津入海口,杀气腾腾地驶入长江,引来沿岸郡县的一片惊惶。
人们这才意识到,严毅手里还有一支足以在长江下游横行的水师。
钱塘水师的关注度,瞬间压过了广德战事。
自袁术占据淮南以来,这还是江东军队首次杀入袁术的势力范围。
向来都是袁术攻伐他人,如今这是,颠倒过来了?
在一片哗然声中,钱塘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濡须口。袁术水军以九江港为核心,巢湖、濡须口为两翼,构成沿淮河-长江的防御体系。
钱塘水师若想控制长江中下游航道,需先击溃袁军水师。而要击溃袁军水师,需先破濡须口,继而东进至濡须水,进入巢湖,破巢湖水师,最后沿着施水抵达芍陂,经淝水北入淮河,破九江水师。
如此,方能彻底控制长江中下游水域,截断袁军向丹阳输送粮秣的粮道。
次日下午未时,钱塘水师经过十六个时辰的航行,抵达濡须口水域。
濡须口位于长江北岸,是巢湖通往长江的唯一水道,也是江淮水运的关键枢纽。
此处江面骤缩,两岸山势逼仄,形成天然的‘水上函谷关’,其于长江防线的战略价值,相当于二战时盟军死守直布罗陀,或后世台海之澎湖列岛。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与东吴之间在濡须口爆发了四次大的战役,前后延续四十年之久。
尽管曹魏多次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濡须坞防线。以致曹操临终前仍耿耿于怀:‘不得濡须,终为江东所制。’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水上要塞,却在‘旱鸭子’袁术手上白白糟蹋了。
袁术对濡须口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的战略短视,用一句话来形容便是:‘暂用而不重,欲控而无力’。
‘暂用而不重’体现在袁术重淮轻江的军事部署上,他在淮河一带集中了水师主力,防备曹操与吕布,但在至关重要的濡须口,却只屯驻了少量轻便船只。
吕蒙便曾说过:‘若术早据濡须如主公(孙权),孙郎(孙策)安得乘舟直入?’
‘欲控而无力’则体现在袁术水师的诸多缺陷上。
袁术仅是将水军视为‘辅助兵种’,而非独立战力。袁军的船只主要用于漕运和短途支援,不具备较大规模舰队决战的实力。其船型单一,以艨艟、走舸等轻型内河战船为主,难以与斗舰抗衡,更不用说楼船了。
袁术也缺乏有经验的水军统领,他麾下的部将几乎都只擅长陆战指挥,水军人才寥寥无几。
更为可怕的是,袁军水师的士卒大多征召自淮北地区,不擅操舟,在长江风浪中容易晕船,战斗力远逊于自幼在水上长大的丹阳和吴越士卒。
严毅对袁术的这些弱点,可谓是了若指掌,这也是他敢让钱塘水师孤军深入袁术老巢的重要原因。
当他的军令传至钱塘时,全柔几乎快晕掉了,以为严毅不惜牺牲钱塘水师,也要截断袁军粮道。
直到钱塘水师抵达濡须口,全柔才不得不叹服严毅的料事如神。
他望着濡须港外的四五十只艨艟和百多只走舸,兀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这三瓜两枣,也特么配叫水师?给你全爷塞牙缝都不够!
“发旗令,此战交给公覆来处理。”
全柔一副兴趣缺缺的摸样,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扭头便回了船舱。
青鸟号上的传令旗手应了声喏,随即举起代表西方位的白旗,先是挥舞三下,意为指挥权授予黄盖,接着做出一个旗竖的动作,意思是要黄盖尽快搞定。
站在另一艘斗舰上的黄盖,同样是兴致索然,但他身为副将,执行主将军令乃是理所应当之事。更何况,身为一名降将,心高气傲的他也急于积累军功,以摆脱‘低人一头’的窘境。
蚊子腿再细,终究是块肉啊,全柔看不上,他可不挑食。
黄盖打起精神,双目死死盯着远处敌舰的动向,虬须随江风怒张:“擂鼓发令!三十艘斗舰正面突击,一百艘艨艟封锁敌船逃亡路线!。”
咚咚咚.
鼓令和旗令很快传出。
三十艘斗舰随令而动,呈锥形展开,宛如猫扑老鼠般,向濡须港狭窄的江道驶去。
这里的狭窄是相对而言的。相比长江那些宽达千米以上的开阔水域,仅有一百多米宽的濡须口,的确称得上是狭窄了。
“投石!”
“放箭!”
随着新的旗令和鼓令下达,巨大的石块和密集的火箭从天空倾泻而下,逐丈逐丈地将敌船覆盖。
三轮攻击过后,敌船已溃不成军。有的崩碎于江面上,有的被火箭点燃,有的插满箭矢,惨叫声此起彼伏。
三十艘斗舰毫不理会敌船微弱的攻势,以一种碾压的姿态,船速不减地继续向前疾冲。
双方的船体体型相差太大了,艨艟大约只有斗舰的四分之一,走舸则更小。
敌船开始四处逃窜,犹如一只只被猫追赶的老鼠。
咔咔
一支支钩拒从斗舰的舷口探出,牢牢勾住逃窜的敌船,一只只地剿除。
砰砰!
钩拒中还夹杂着一些末端装有铁块的拍竿,杆身落下之时,瞬间便将敌船砸得木屑纷飞,船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任人宰割。
幸运逃走的敌船,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很快便被外围的百艘艨艟围杀殆尽。
一刻钟后,这场一面倒的水战落下帷幕,‘濡须口水师’全军覆没,江面上漂满了浮尸。
黄盖随即下达了焚烧码头的军令。
火光冲天而起,熊熊烈焰一寸寸地将濡须港吞没。
上千名袁军步卒站在尚未被火焰波及的江岸边,目眦欲裂地看着敌船为所欲为,却无计可施。
在漫天火光的映照下,钱塘水师潇洒地调转船头,向着巢湖方向驶去。
巢湖港既是军港,也是袁术水师的训练基地,然而没什么卵用,除了让钱塘水师获得更多的凌辱快感外,一无是处。
半日之后,巢湖港也在一片火光中化为了灰烬。
钱塘水师来得太快太突然,袁术散布各处的水师根本来不及汇合。在整体实力本就不如钱塘水师的情况下,又给予了敌军逐个击破的机会,只能说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短短两日时间,袁术的江淮防御体系已被撕得支离破碎。
对袁术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袁术失去的,绝不只是两座港口这么简单。水师溃败的压力将逐渐叠加到淮北防线,等待袁术的,是曹操日后更凶残的攻势。
挟着连胜的威势,钱塘水师犹如一个偷家上瘾的歹人,狞笑着扑向袁军水师主力的集结地:九江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