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何雨柱的重启人生幽州人闯东北分号

第76章 鸡肋的新技能......

按理说,有了严家和孔家的手艺何雨柱很快就能把酱做出来吧?

 不行,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做酱需要的不光是经验记忆和手艺,以及原材料这些东西,还需要一个最最关键的两件东西,那就是时间和温度!

 酱这种东西别看很简单很平常,但是做起来非常讲究,制作工艺也是非常繁琐!

 一般是春天特定的一个时间段开始做酱豆,发酵好之后放入盐馒头以及别的东西,按照不同的需求分门别类的放入特定的大缸当中进行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的时候还要按照温度气候的不同一天分几次进行打耙!

 什么是打耙?

 就是用酱耙子搅动缸里的酱汁,使其更加均匀快速的发酵成熟,不会因为缸温或者菌群的均匀发酵不一致使的这一缸酱坏掉!

 而且,打耙的手法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用酱耙子或者木棍搅和几下就可以的!

 当然,也并没有像后世电视剧里边那样有着太多的花活,就是得站在缸沿上用大力气搅拌才行,唯一的诀窍就是怎么能在缸沿上站稳,怎么能让脚在那么窄的地方借力使力的一些发力技巧罢了!

 后世沁芳居的那部电视剧,何雨柱学了严家孔家的做酱手法之后才知道,那都是艺术加工的效果......

 何雨柱之所以不能立刻做酱就是因为外边的时间不对!

 做酱的豆子得在丰润地区购买,还必须得在农历四月之前买回来,晚了,就耽误一年的酱了!

 什么?这么严重吗?做酱不就是用黄豆吗,哪产的豆子区别应该不大吧!

 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做酱圈子里有句顺口溜:“丰润豆,油赛肉,上了屉香味能飘二里地。

 秋坡黄,涩气强,牲口槽里全当粮。”

 这是两个地区产的黄豆,这里地方离着不远,按理说豆子的品质应该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可在懂行人的眼里,丰润的豆子就是比秋坡的豆子好,无论是秋坡怎么改变豆子的品种和种植方式都不行,种出来的豆子就是不能被做酱的人看中买回去做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