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内阁和六州(第2页)


 接连两件事的细则讨论完毕,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具体的推行还需要多少时间,还说不定。


 但段尘的心情是轻松的,至少他做出了一丝改变。


 大汉的这盘棋,在他手中有了些活力。


 大汉的百姓们,在他治理下有了些生机。


 这已经足够了。


 不知不觉,他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更强了,华夏是他的母国,母国需要他的帮助,而辽东也是他的国家,这里的百姓同样需要他。


 如果能将这两件事情办好,段尘认为自己穿越一遭,也算是有些意义了。


 ······


 整个6月份,辽东内部办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便是教育改革的问题和人才选拔问题。


 这两件事,分别安排简雍和诸葛亮进行推进,都搞的如火如荼。


 而第二件事情,主要便是内部的一整套行政体系的梳理问题,辽东不仅仅是将军府,辽东要变成一个国家。


 虽然段尘依然是破虏将军,但辽东内部的治理,却不能依靠将军府,和零星部门的粗放管理了。


 成立内阁,是由诸葛亮提出,简雍同意的,内阁的成员,基本设立为原将军府成员,而内阁的工作,便是总览辽东内政。


 第一任的内阁首辅,段尘任命了简雍。


 这位最初的心腹,如今能力成长迅速,虽不是一流文士,但能力不弱,并且德高望重,对段尘忠诚度达到99。


 此外,内阁成员还有:诸葛亮、郭嘉、徐庶、阳仪、管宁这批人才。


 内阁的位置便设立在将军府对面,平日可以直接和段尘对接。


 而在内阁之下,辽东参照三公九卿和六部等变化,设立了有:


 主管官吏任免和官员考核的吏部,由邴原任命为尚书。


 主管招贤取士和社会规范的礼部,由诸葛亮兼任尚书。


 主管工程建设的工程部,由探索者张腾铁担任尚书。


 主管大学创办,和义务教育推行的教育部,由探索者李旺和担任尚书。


 主管工业建设,工厂管理和生产的工业部,由探索者张明阳担任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