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西南乱起 (第2页)
于文正虽是文官,可他常年在外巡边,边塞的风霜磨砺了他,也让他见识过真正的战争以及战争之中磨砺出的战士们。
比起在北境雄关,老将军王鸷给他演示的那一次阅兵,平南王朱昊祖的这一次,倒更像是一场彩排许久的表演。
可表演终究是表演,声势再大,也只能在舞台上发挥作用而已,下了台面,到了真正的战场,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平南王却不甘心,转而问于文正:“御史大人,我平南王军赫赫军威,比京城龙虎军如何?”
于文正心中一震,龙虎军乃皇帝亲军,京城卫士,平南王以龙虎军作比,其野心昭然若揭,且毫无掩饰。
于文正虽心惊不已,脸上却仍旧平静,道:“京师有龙虎军镇守,固若金汤,不曾见半个流寇踪迹。”
他虽未直接作答,可言外之意,西南流寇四起,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平南王朱昊祖不是傻瓜,言外之意,岂能不查?可他非但无半分羞愧之色,反而愈加义愤,大喝道:“御史大人明鉴,西南动荡,民不聊生,皆因朝中有奸邪作祟,蒙蔽圣听。西南产苦茗,食之飘飘欲仙,为达官贵人享乐之物。为得此物,不惜征发百姓,大量种植,以低价大肆收购加工,精品进贡给达官贵人,易成瘾伤身的茶渣子却高价返还给百姓,如此流转,不花分毫而取民之利。长此以往,百姓不事农桑,早晚必乱。”
如此义愤之言,字字珠玑,倒是说到很多官员的心坎上了。
然而朱昊祖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开口道:“可能有人会问,奸邪何人?御史大人,诸位官员,我也不怕避讳,正是那严蕃老儿。”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官员们议论纷纷,其中竟有不少小声称赞之词。
就连于文正本人,也不禁心中疑惑,难道当真错怪了这位王爷?可他久经官场,终究未动声色,只想看朱昊祖下一步的动作。
朱昊祖仔细观察着众位官员的反应,见于文正没有说话,眼睛滴溜溜一转,面向平南王军,继续说道:“众位将士们,如今天下动荡,民不聊生,皆因奸邪蒙蔽圣听。我欲进京勤王,清君侧、斩奸邪,诸位可愿助我一战?”
“我等誓死追随平南王。”平南王军高声齐呼,声势浩大。
官员们的议论一下子停止了,众人面面相觑,平南王反心昭然若揭,竟让他们一时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平南王朱昊祖得到肯定的回答,却并不满足于此,竟缓缓转过身来,“仓啷”一声拔出腰间宝剑,阴鸷的目光从众位官员身上扫过,最终聚焦在御史于文正的脸上。
此时,于文正也正看着他,四目交汇,谁都不肯退让分毫。
朱昊祖冷冷一笑,道:“我此次进京清君侧,西南作为我军后方,绝不可失。诸位皆为国家之臣,若能助我成此大事,他日进京之时,朱昊祖必给各位记一大功。”
说话间,朱昊祖的眼睛便在官员之间来回扫视,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逆贼,我安永峰为朝廷之臣,官职虽小,却也知忠君爱国,绝不与你这等反贼为伍。”人群中站出一人,指着朱昊祖的鼻子破口大骂:“西南乱局,皆为你平南王军肆意扩张所致,严蕃老贼虽罪大恶极,在西南的苦茗生意却是你侄子朱大昌一手操办,以讨好京城达官贵人,默许你扩军备战。你野心昭昭,别以为能瞒得住所有人。”
安永峰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小官,却曾是道不同同窗,就任官职以来,常与道不同有信件往来,二人针砭时弊,早已看不惯平南王肆意妄为的做派。
此刻,他挺身而出,自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朱昊祖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高举的宝剑向下一指,大喝道:“芝麻小官怎敢口出狂言?立刻给本王下跪认错,可饶你全家性命。”
话音刚落,身边侍卫立刻会意,走上前去,一把揪住安永峰脖颈,用力按下去,想强行让他下跪。
安永峰却是个硬骨头,不顾朱昊祖以家人性命相要挟,硬是梗着脖子,不仅不肯跪下,还破口大骂。
见用强不行,朱昊祖只得摆了摆手,侍卫手起刀落,安永峰的一颗头颅便滚在地上,一腔热血喷洒当场。
“传令下去,安永峰不听号令,诬陷本王,斩其全家。”朱昊祖说完命令,继续看向其他官员:“诸位要引以为鉴,掂量清楚,照顾家人,切莫步其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