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西南乱起 (第3页)


 众位官员见此血腥场面,无不骇然。


 “平南王有诛杀奸邪之心,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只见官员之中有一人站了出来,当先向平南王叩首,并拉拢其他官员道:“诸位同僚,我们身为西南官员,自当唯平南王马首是瞻。”


 官员们见此情状,大都跟着此人,犹犹豫豫地跪了下去。


 只是尚有二十余人立在当场,不为所动,更有性情暴烈者,竟狠狠地朝那跪地之人脸上啐了一口浓痰,骂道:“软骨小人,不堪为伍。”


 朱昊祖一声令下,手下侍卫便将仍然站着的官员们尽数押往台下,掼在地上,举刀欲砍。


 于文正眼见事情竟发展到如此地步,便再不避生死,怒斥道:“朱昊祖,你纠结府兵,大言不惭,意图谋反,该当何罪?你不顾法度,擅动私刑,公然屠戮胁迫朝廷命官,又当何罪?”


 “御史大人,”朱昊祖知道于文正民望极高,并不打算得罪他,强压心中怒火,劝道:“而今圣上昏庸,奸臣当道,您德高望重,尚且被排挤,身为京中大员,朝中元老,竟常年安置在外,名为巡边,实同流放,这样的朝廷,也值得您为之牺牲吗?如今民不聊生,边境但起风云,便有国破家亡之危。如今忠君爱国,已难两全,若于大人能明辨是非,识得大义,辅佐我入京,我承诺您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


 “平南王此言差矣!我此来西南,只见平南王养寇自重,致使西南匪患不止,百姓流离失所,却未见一丝清明景象。”于文正看着朱昊祖,没有丝毫畏惧之色,直言道:“况西南乱起,胡人必乘机南下,天下板荡,国将不国。若平南王尚存一丝公心,当能迷途知返,尽早回头。至于今日之事,于文正尚可在圣上面前为平南王辩护。”


 朱昊祖却不以为然,开言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碌碌小民,些许牺牲,与天下大义相比,又何足挂齿?”


 于文正见事情已无回转余地,心中早已做好牺牲的准备,便不再有所顾虑,怒斥道:“民为社稷之本,岂能是你口中的“小节”?你口口声声要诛杀奸邪,不过是起兵的借口罢了,口号喊的再响亮,也不过是为了满足你那颗权欲熏透了的野心罢了。你要杀便杀,于文正绝不同你这反贼为伍。”


 朱昊祖一切美化的借口都被于文正当众拆穿,气的面颊都在微微颤抖。


 他将手中宝剑一挥,侍卫高举的屠刀应声落下,台下除镇南城莫少雁被五花大绑置于一旁,其余反抗官员的二十多颗头颅便都被斩落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校场。


 “你当真不怕死?”朱昊祖仍不甘心。


 “要杀便杀,于文正宦海沉浮,忠君爱国,问心无愧。今日若是皱一下眉头,便不是我于文正。”于文正慷慨激昂,激烈陈词。


 “那便,斩了吧!”朱昊祖叹了一口气,似心有不甘。


 “慢着。”侍卫们刚想去抓于文正,跪着的官员中却有一人大声阻拦。


 朱昊祖循声望去,见此人竟是第一个跪下的人,不禁有些失望,道:“怎么?你也想与他同去?”


 “不不不不不,小人怎敢。”那官员连连叩首,急切推辞。


 朱昊祖看他那怕死的样子,不禁好笑,继续发问道:“那你阻拦本王,意欲何为?”


 “平南王,于大人断不能杀,”跪着的那人深吸了一口气,拭去脸上的浓痰,让因为恐惧而颤抖的身体稍稍安稳了一些,才接着说:“于大人民望极高,天下百姓有口皆碑。严蕃权侵朝野,都不敢动此人分毫,只因他代表着汹汹民意。于文正可囚不可杀,否则民心向背,大事难成。”


 朱昊祖沉吟一阵,觉得不无道理,便吩咐手下,将于文正囚于平南王府,好生看管。


 做完这些事,他颇为欣赏地看着那个率先下跪的官员,问道:“你还有点脑子,好好干,他日若成大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那官员哪敢犹豫,即刻磕头谢恩。


 “抬起头,告诉本王你的名字。”朱昊祖走到那官员的面前,问道。


 “下官越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