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如懿传4(第2页)
我松了口气。现代公关策略在古代同样有效——用正面新闻覆盖负面舆论,古今如一。
正当我自我陶醉时,太监尖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皇上驾到——\"
我手忙脚乱地藏起笔记,刚站起身,乾隆已大步走了进来。他今日穿了一件石青色常服,腰间系着黄带子,比正式场合看起来随意许多。
\"嫔妾参见皇上。\"我连忙行礼。
\"免礼。\"乾隆随意地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我的书桌,\"在看什么书?\"
\"回皇上,只是些闲杂诗词。\"我心跳加速,那本要命的笔记就藏在抽屉里。
乾隆不置可否,示意身后的太监呈上一个锦盒:\"前日朕得了一副象牙棋,想起苏常在见识不凡,特来与你对弈一局。\"
我松了口气,同时又紧张起来——我的围棋水平仅限于知道规则而已。
太监摆好棋盘,黑白两色棋子晶莹剔透,触手生温。乾隆执黑先行,落子天元。
我硬着头皮应战,尽量回忆看过的棋谱。下了十几手,局面已明显不利。乾隆挑眉:\"苏常在棋路颇为新奇。\"
我知道他是在委婉地说我下得烂。情急之下,我决定剑走偏锋——改用现代国际象棋的思路来下围棋。
接下来的几步,我故意弃子取势,牺牲边角争夺中央。乾隆明显愣住了,这种违背传统的下法在围棋中极为罕见。
\"这\"他盯着棋盘,眉头紧锁,\"苏常在这是何意?\"
\"回皇上,嫔妾以为棋如用兵,有时需弃小保大。\"我壮着胆子解释,\"边角虽实,中央虽虚,但得中原者得天下。\"
乾隆眼中精光一闪:\"有趣。\"他改变策略,开始与我争夺中腹。
奇迹般地,我的非常规战术竟然奏效,虽然最终仍是乾隆胜出,但差距比预期小得多。
\"好一局棋!\"乾隆收子时赞叹,\"苏常在思路奇特,不拘一格,朕许久未曾如此尽兴了。\"
\"皇上过奖,嫔妾不过胡乱下子罢了。\"
乾隆摇摇头:\"非也。朕观你棋路,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暗合兵法。女子中有此等见识的实在罕见。\"他顿了顿,\"你读过《孙子兵法》?\"
\"略知一二。\"我谨慎回答,\"家父藏书颇丰,嫔妾自幼耳濡目染。\"
乾隆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明日朕在御书房与大臣议事,苏常在也来吧。\"
我惊得差点打翻茶盏:\"嫔妾嫔妾恐怕不妥\"
\"无妨。\"乾隆起身,\"朕准你在一旁听政。你的见解或许能给朕新的启发。\"
送走皇帝,我双腿发软地坐回椅子上。皇帝让我一个后宫妃嫔去听政?这在等级森严的清朝简直是闻所未闻!翠儿却兴奋得满脸通红:\"小主!这是天大的恩典啊!\"
我却忧心忡忡。皇帝对我的兴趣越浓,我暴露的风险就越大。更何况,若我听到什么军国大事,忍不住用现代知识进言,会不会改变历史走向?
第二天,我换上最素雅的旗袍,戴上最简朴的首饰,忐忑不安地前往乾清宫。太监引我进入御书房侧间,这里与正殿仅一帘之隔,能清楚听到议事内容。
\"准噶尔部再次骚扰边境,臣以为当立即派兵镇压\"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
\"不然。\"另一个文雅些的声音反对,\"连年用兵,国库吃紧。不如先派使者招抚\"
我屏息听着。这是乾隆早期的西北边疆问题!历史上,乾隆确实在即位初期对西北用兵,最终彻底平定准噶尔。若他现在选择招抚
\"苏常在有何见解?\"
我吓了一跳,没想到乾隆会突然点我的名。帘子被掀开,几位大臣惊讶的目光齐刷刷射向我。
\"嫔妾嫔妾不敢妄议朝政\"我结结巴巴地说。
\"无妨。\"乾隆语气轻松,\"朕准你说。\"
我深吸一口气。若按历史知识,我应该支持用兵;但若真说出来,岂不是干预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