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如懿传4(第3页)
\"嫔妾以为准噶尔部反复无常,招抚恐难长久\"我谨慎地选择措辞,\"但用兵耗费巨大,需做好充分准备\"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苏常在竟知边疆事?\"
\"嫔妾嫔妾曾听家父谈及\"我额头沁出细汗。
议事结束后,乾隆单独留下我:\"苏常在今日所言,与朕所想不谋而合。\"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你父亲只是个五品通政司参议?\"
我心跳如鼓:\"是\"
\"可惜了。\"乾隆轻叹,\"若为男子,当是国之栋梁。\"
这句话不知是夸奖还是试探。我低头不语,生怕多说多错。
\"这个赏你。\"乾隆从案头取下一方砚台,\"朕看你常用西洋笔,但我华夏毛笔亦不可废。\"
我谢恩接过,触手冰凉——竟是一方上好的端砚。
回到寝宫,我瘫在榻上,精疲力竭。今天实在太险了,差点就暴露了自己不该知道的事情。看来皇帝对我的兴趣已经超出了后宫妃嫔的范畴,这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
正当我思索对策时,翠儿急匆匆跑进来:\"小主!皇后娘娘召见!\"
长春宫内,富察皇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我行礼后,她赐座看茶,态度和蔼得让人不安。
\"听闻皇上近日常召苏妹妹说话?\"皇后开门见山。
\"回娘娘,嫔妾只是偶尔陪皇上对弈\"
皇后轻笑:\"妹妹不必紧张。皇上喜欢你,是好事。\"她抿了口茶,\"只是后宫妃嫔参与朝政,有违祖制\"
我心头一紧:\"嫔妾绝无干政之意!\"
\"本宫知道。\"皇后放下茶盏,\"但有些界限,还是不要逾越为好。妹妹聪慧,当明白本宫的意思。\"
离开长春宫,我后背已被冷汗浸湿。皇后的警告再明显不过——皇帝可以宠我,但我若越界干预朝政,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的日子,我刻意减少与皇帝的接触,把更多时间花在与如懿的交往上。我们常在翊坤宫后花园赏花品茗,偶尔也讨论诗画。如懿的才情确实令人叹服,她笔下的花鸟鱼虫都仿佛有生命一般。
\"妹妹近日似乎心事重重?\"一天,如懿突然问道。
我犹豫片刻,还是将皇后的警告和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她。如懿听完,轻叹一声:\"皇后娘娘最重规矩,妹妹确实该小心些。不过\"她压低声音,\"皇上既欣赏你,必有道理。妹妹只需把握好分寸即可。\"
\"娘娘不觉得嫔妾越矩?\"
如懿笑了:\"本宫虽居深宫,却也知女子未必不如男。妹妹有见识,是好事。\"
她的话让我心头一暖。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遇到如懿这样开明的女子实属难得。
转眼到了太后寿辰,各宫嫔妃纷纷献上贺礼。如懿当场作画的提议大获成功,太后不仅大加赞赏,还特意向皇帝提起。乾隆看如懿的眼神明显多了几分欣赏。
\"娴妃娘娘今日可算出尽风头了。\"回宫路上,翠儿兴奋地说。
我笑着点头,却看见高贵妃在不远处冷冷地盯着我们,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我不由打了个寒战——这场后宫之争,恐怕才刚刚开始。
夜深人静时,我翻开那本秘密笔记,在\"高贵妃\"一页添上\"需极度警惕\",在\"皇后\"旁写下\"严守规矩,不可逾越\",而在\"如懿\"的名字旁,我画了一颗小小的心形。
合上笔记,我望向窗外的明月。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月,我已经深陷宫廷漩涡。皇帝的好奇,皇后的警告,高贵妃的敌意,如懿的友谊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将把我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