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至圣天青地黄

第86章 差点上当了(第3页)



    意思就是:



    修德主要表现在搞好政事,而为政的中心在于养育人民。水火金木土谷这六府要修治好,端正人民品德、丰富人民财用、改善人民生活这三件事要互相配合。这九个方面的功业都要安排得有秩序,有了秩序,人民自然欢欣鼓舞,歌功颂德了。对于勤劳的人,要用美好的前景去诱导他们;对于怠惰的人,要用刑罚去督责他们;而当人民受到德泽感到欢欣的时候,就要及时鼓励他们开展歌咏活动,使之乐而忘芳,干劲不衰。



    “差点上当了!”



    余贤警醒自己,以前是有些飘了。



    总以为自己背负着华夏五千年文明,习以为常的用一种后世人俯视的目光去看待古人,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更是习惯性的从文字的表面去看待文字。



    但实际上,这道题隐藏了下半句。



    结合全句来看,这道题并不是要求论述五行之间的生克,反而要写的是政论,是关于如何制定和执行政令,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自己一开始就领会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余贤正心诚意。



    端坐于桌前,开始从新思考如何破题,如何立意,如何引用经典…



    但是过了许久。



    余贤依旧为难的在屋里走来走去。



    题是破了,也知道要写政论,但是立意却难住了他,题目中的金木水火土谷六府,在古代就是储藏六种财物之地。



    说直白点,就是上古官府收税贮藏的仓库。



    可仓库这种玩意儿,又怎么才能延伸开来和政论扯到一起呢?



    这也太扯了。



    如果强行扯到一起,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那这篇文章也就和废纸差不多。



    想了好久之后,余贤突然眼睛一亮。



    无论是政论还是六府,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人民服务。



    打开了突破口,余贤脑子里的想法如同井喷一般喷涌而出。



    组织好语言之后,余贤提笔就写:



    六府何来?人也!



    而人之本,在衣食住行。



    既其生,则必有所需也,然人有悲欢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