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至圣天青地黄

第222章 三字经出世

    次日清晨。



    余贤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吃了些东西。



    在龙娇娇羞恼的目光中整理好衣衫,便朝着学堂走去。



    苏氏蒙学一直都秉承着只招收学童的宗旨。



    学堂里面都只有五岁到八岁左右的学童。



    所以只有一间大学堂。



    早上一个班,下午一个班。



    等余贤走进学堂里,偌大学堂里两百多双稚嫩的眼睛顿时齐齐看了过来。



    莫名的,他竟然有着些紧张感。



    看着眼前一双双稚嫩的眼睛,余贤不由有些恍惚。



    想起几年前给孩子们上课时。



    他也是这种感觉。



    但现在,那批喊他大师兄的孩童,都已经入了县学学习去了。



    而且听说多半都已经考上了童生文位。



    “先生晨安!”



    稚童们稚嫩的问安打断了余贤。



    余贤才笑了笑,回礼后坐了下来。



    “你们谁能告诉我,昨日先生讲了什么吗?”



    见到先生提问,许多稚童都举起了手。



    余七指了指坐在最后的一个孩子。



    那小孩便兴奋的站了起来,随即恭敬的抱拳一礼,颇有些小大人的模样说道:



    “先生,学生名叫赵怡。”



    见余贤点了点头,他才继续说道:“昨日苏先生教了我们论语学而篇。”



    “哦…?那赵怡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余贤满目含笑的看着赵怡柔声问道。



    赵怡点点头,开始背诵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听着赵怡稚嫩熟练的背诵声。



    余贤又不由得想起被父亲打手板的日子。



    不多会儿。



    赵怡便背诵完成,余贤率先鼓起了掌。



    其余学童见状,也瞬间明白了鼓掌的含义。



    也紧跟着啪啪的拍起了手。



    余贤停手,学童们也紧跟着停了下来。



    赵怡享受了一会大家羡慕的目光,才在余贤的示意之下,兴奋的坐了下来。



    看了一眼眼前两百多张稚嫩的脸。



    余贤又问道:“有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段论语的意思吗?”



    唰…



    这一次,只有二十来人举起了手。



    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他伸手指了指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孩说道:



    “这位同学,你最勇敢,举手也是最快的。”



    “就由你给大家解释一下好不好?”



    “是,先生!”小孩兴奋的起身说道:



    “先生,学生名叫秦耀,很高兴能够得到您的亲自教导。”



    余贤和蔼的笑了笑,示意小盆友继续。



    秦耀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孔先生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