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火烧洛阳(第2页)

 就在此时,诸侯联军也得到了洛阳城被烧的消息,一时间议论纷纷。袁绍怒不可遏,立刻召集众人商议追击董卓之事,而贾长生却悄然带领自己的一万步兵和一千骑兵,向着洛阳城疾驰而去。 

 当贾长生的军队抵达洛阳城时,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已被大火和浓烟笼罩,房屋倒塌,百姓们四处奔逃,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贾长生来不及多想,迅速下达命令:“步兵们,取水灭火,开辟通道!骑兵们,分散开来,救助被困百姓,维持秩序!”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的提着水桶冲向河边取水,有的用手中的兵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还有的冲进火海,将被困的百姓背了出来。贾长生身先士卒,亲自参与到救火行动中。他看到一位老人被困在燃烧的房屋中,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将老人背了出来。 

 “老人家,您没事吧?”贾长生关切地问道。 

 老人泪流满面,紧紧握住贾长生的手:“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这董卓实在是太狠毒了,我们百姓可怎么活啊!” 

 贾长生安慰了老人几句,便又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他和士兵们的努力下,火势逐渐得到了控制,一条条生命从火海中被救出。 

 而此时,孙坚的军队也进入了洛阳城。孙坚一心想要在这场战乱中建功立业,他带着士兵在城中四处搜寻。突然,他的士兵在一口枯井中发现了异样的光芒。孙坚心中一动,立刻命人下井查看。 

 不一会儿,士兵从井中捞出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正是传国玉玺。孙坚看到玉玺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贪婪。他深知这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一旦拥有,便在这乱世中多了一份争夺天下的资本。 

 “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否则必引大祸。”孙坚对身边的亲信低声说道,“将玉玺妥善保管,切不可让他人知晓。” 

 然而,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袁绍得知后,立刻派人前来索要。孙坚矢口否认,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而贾长生对此事却浑然不知,他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洛阳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他组织士兵帮助百姓搭建临时住所,分发食物和药品,安抚百姓的情绪。 

 “将军,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感激地对贾长生说道,“若不是您,我们一家老小恐怕都要葬身火海了。” 

 贾长生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受苦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重建洛阳城。” 

 在贾长生的努力下,洛阳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纷纷加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而贾长生也在这个过程中,赢得了百姓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联军对董卓的追击也陷入了困境。董卓早已在撤退的途中设下重重埋伏,诸侯联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停止追击。 

 而贾长生在洛阳城的善举,也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关注。曹操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亲自前来拜访。 

 “贾兄弟,你此次在洛阳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敬佩。”曹操微笑着说道,“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你这样心系百姓的人,实在是难得。” 

 贾长生谦逊地说道:“曹将军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百姓受苦,我实在是不忍心。” 

 两人相谈甚欢,曹操对贾长生的见识和为人越发欣赏。他邀请贾长生加入自己的阵营,共同为天下太平而努力。 

 “贾兄弟,以你的才能和胸怀,若能与我一同并肩作战,何愁天下不定?”曹操诚恳地说道。 

 贾长生心中感激曹操的赏识,但他心中还有自己的打算。他婉拒了曹操的邀请,说道:“曹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还有自己的路要走,我想在这乱世之中,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曹操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也理解贾长生的选择。他与贾长生约定,日后若有需要,定会相互帮助。 

 在洛阳城的重建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贾长生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了洛阳。他知道,这乱世的纷争还远未结束,而他,将继续在这乱世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洛阳城在贾长生和百姓们的共同努力下,渐渐从大火的废墟中缓过神来,可诸侯联军内部却矛盾丛生,如同一盘散沙,随时可能分崩离析。